【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张海沙]唐宋文人对《金刚经》的接受
  作者:张海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9 | 点击数:12815
 

  二、《金刚经》的义理对唐宋文人的吸引与启迪  

  文人对《金刚经》的兴趣,首先是受这部经书的义理吸引。在谈空说幻方面,《金刚经》比其他佛经而言,更为彻底,表达上也更为简捷。彻底的空性观,对有执着的人而言,是一剂猛药。它又言简而义切,要言不烦,适合于作为佛经的典型代表。正因为如此,唐宋文人有许多作有《金刚经》解,当然,这种注解和阐释,从佛学的角度而言有许多是不得要旨的,甚至是错解。这种情况也受到过批评。

  “《金刚经》,佛书骨髓也。达摩西来,始传中土。训释凡数百家,而浅者滞卑近不契经意,深者骛高虚适负经旨。其有如普觉,如纯阳诸大宗师,卓卓超诣盖寡。及复有一种葛藤话,屋下架屋,床上迭床,井底窥天,窗外窥景。使览者惘然,滋益障碍。瞿昙氏梯航群迷,愿人人作佛意不孤邪。欤,不自通人,孰祛其蔽?吾训里有居士曰静庵刘君元璋,以儒会释,根器不凡。隐处苍翠间徵寂妙悟直证本心。尝曰:西方圣人说经救世,本自正大、本自明白,注家或以奇奥泥之,多被真乘,不见实相。”(注:《水云村稿》卷五《金刚经解序》,《四库全书》第1195册第379页。)

  “陈氏曰:佛法之要,不在文字而亦不离于文字。文字不必多读,只《金刚经》一卷足矣。世之贤士大无营于世而致力于此经者,昔尝陋之。今知其亦不痴也。此经要处,只九个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九字,华言一字,一‘觉’字耳。中庸‘诚’字即此字也。此经于一切有名有相有觉有见,皆扫为虚妄(佛非佛,法非法。众生我相非我相之类)。其所建立者,独此九字(惟阿耨般若菩提则不曰非阿耨般若菩提,盖世念尽空则实体自见也)其字九,其物一。是一以贯之,之一非一二三四之一也。是不诚无物之物,非万物散殊之物也。年过五十宜即留意,勿复因循。此与日用百不相妨,独在心不忘耳。但日读一遍,读之千遍,其旨自明,蚤蚤知则得力。朱子曰:《金刚经》大意只在须菩提问‘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两句上,故说不应住色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答云何住。”《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

  受《金刚经》义理的启示进而对《金刚经》义理作进一步的阐发以至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个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南宗禅的领袖人物慧能。据《坛经》记载,慧能是闻诵《金刚经》而开悟的。“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注: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本文所引之《坛经》均出自本书。)又据《坛经》记载,弘忍传法给慧能传的也是《金刚经》:“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从唐代《金刚经》的流传的普及程度而言,岭南慧能是完全有可能听到《金刚经》的。而且,据史籍记载,六祖慧能作有《金刚经解》(新旧《唐书经籍志》都有著录)。慧能的《金刚经解》在禅门亦有较大影响。《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五有《题六祖释金刚经》“金刚般若,灵智妙心者也。诸佛与我及众生类三无差别,然诸佛已知而信者,我今知而信者,唯众生未知未信则当教导之。故世尊以后五百岁,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为实。然以心信心犹为三法,如人不睡而能有梦,则知是病。故世尊又曰:以是信解,不生法相。如来世尊既以明告显说以为经,祖师从而注释之,恩德可谓大矣。而传布未广,予窃患之,故化清信檀越,镂版印施,普千大众云。政和五年十月日。”

  慧能的禅学思想主要源自于《金刚经》。首先,《金刚经》的般若性空思想对慧能影响很大。《金刚经》主要阐发“实相非相”的佛教义理,它采用的是“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三段论式,《金刚经》表现出彻底的性空思想:“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坛经》中记载,导致弘忍将法衣不传给神秀而传给慧能的关键事件是神秀与慧能听作的两首不同的偈句。慧能凭着对《金刚经》的感悟写出了奠定他禅宗祖师地位的偈句:“慧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句实际上是针对神秀偈句之意。慧能是否定菩提、否定智慧,也否定净染的区别。这种思想与《金刚经》的“实相非相”的继承关系是很明显的。

  慧能对《金刚经》思想继承与发挥的另一重要精神是“无住”。《金刚经》是这样表述“无住”的思想的:“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法。”“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坛经》中对“无住”的思想作了较详细的解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在慧能禅法思想里,“无住”是一个基本的、中心的要领无住是无染。人的本性的清净,并不是由于它净寂不动,而是因为它念念不住。念念不住即是不为一念所缚,念念不住即是无念。因而无住即是无念。无住也是无相。“无住”是一种动态的静止,是永恒的短暂,是对否定的肯定。它充满了辩证的精神。这种禅法思想对后世的禅宗影响也很大。

  比较宗教界人士,将《金刚经》视为佛教经典的典型代表的文人学士对《金刚经》的义理进行探讨的热中程度丝毫不减。当然,文人的探讨带有文人的特性,在发挥经典的原意方面不及宗教人士,但是,他们由于具有深厚的外学背景,以儒解释、以道解释,化深奥为浅显、化生僻为通俗,对于普及佛经起到重要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在线阅读

上一条: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下一条: ·[朱浒]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
   相关链接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陈金文]压抑与释放:论机智人物故事产生与流传的心理机制
·[王惠]同乡异地的“祖先”·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
·[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西秦戏从田间唱到全国 学者:流传至今较为罕见
·[孙明辉]论“刘阮传说”的产生、流传和文化影响·[毕雪飞]高辛氏子传说在日本节日中的流传
·[刘伟]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 ·邹振东:流传千年的可能不是陋习
·[常红萍 王亚军]民俗时空研究的本土化实践与转向:基于吉登斯时空理论的延伸·[钟进文]藏族《格萨尔》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流传与变迁
·[刘亚虎]盘瓠神话的历史价值及其在武陵的源起与流传·[吕德廷]执雀问生死故事的流传
·[刘镁硒]口头传统的延续与流传·[黄珅]《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王丕琢:民间虎形器物常被用来避邪 手工布老虎广为流传·罗山皮影戏流传上千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