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的经验——以融水苗族坡会群为例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3 | 点击数:7002
 

  二、坡会的价值与功能

  融水苗族坡会年年举行,民众为何能保持高涨的情绪?有苗族学者说:“苗族芦笙是欢乐、喜庆和丰收的象征。苗族吹芦笙,除了娱乐、友谊、交流和婚姻等目的外,还在于祈祷保佑,获得风调雨顺,田园丰收。因此,没有芦笙,不赶坡是一种不吉利,人心难得统一,生产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只有痛痛快快地娱乐,尽情地吹芦笙,让四面八方的朋友都来参加,增加节日的热烈气氛,使神灵满意,民众欢喜,来年生产才有精神上的保障。所以,苗族群众心目中,芦笙坡会规模越大越好”[4]。从这可以看出,坡会的多种功能和坡会对于当地民众的意义。

  融水坡会像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样拥有多种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1.男女择偶和村寨联谊,2.娱神娱人,3.贸易交换,4.传承文化和强化族群认同。主要通过坡会活动内容打同年、赛芦笙、做买卖[5]、芦笙祭祀等表现出来。

  1.男女择偶和村寨联谊

  苗族的坡会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是大多数的坡会来源跟婚姻习俗有关,也就是为了给青年男女增加认识的机会,扩大交际的范围。苗族传说讲到,苗族曾经实行远距离的外婚制,造成很多不便,许多年轻人因此不能婚嫁,于是举行芦笙坡会号召年轻男女相聚相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在野外自由交往的机会[6]。而在赶坡范围的扩大过程中,也使得青年男女们自由交往的面得到扩展。相当多的人的初恋都是由坡会开始,并走向婚姻的。

  坡会上,小伙子围绕芦笙柱吹起芦笙,姑娘们在外围跳起踩堂舞,互相进行交流。小伙子尽显吹芦笙的风采,有的还在芦笙上插羽毛,随着吹奏时身体随着乐曲左右摇摆,羽毛便被挥舞起来,有时会甩到姑娘的脸上,吸引其注意。姑娘们都盛装出行,充分展示自己的美貌,以吸引未婚男子的目光。有人这么描绘坡会上的芦笙踩堂情景:“小伙子们以芦笙柱或大芦笙为中心围成数个同心圆,边吹边舞,展示其吹奏技艺及男子汉的风采;姑娘们在外围绕成一圈或数层,缓行漫舞;争研斗艳。姑娘们时而围着本村的芦笙堂显现风姿;时而与相邻芦笙队的踩堂姐妹们汇成一体,串绕数个芦笙堂同时起舞;时而又与别的芦笙队的姐妹们易地踩堂”[7]。在盛大、热闹的坡会上,姑娘和小伙一起近距离接触,互相认识,留下美好的记忆。通过年复一年的坡会,一聚再聚,年轻人就这样结成良缘佳侣。正是坡会具有的这一功能,使得年轻人对坡会具有向往和期待。

  打同年一般是指村与村之间整体的交流,是以村为单位的联谊活动。邀同年要先经全村人的同意。如果要邀请某村去打同年,就在坡会上吹起芦笙邀请曲,围住对方的芦笙堂转三圈,然后在对方的大芦笙上贴邀请书。受邀方同意后,可在坡会散后跟着邀请方回去打同年,也有的会选择其他合适时间再受邀。打同年由村里年长的男性带领全村的小伙和姑娘前往,是为了让两个村的年轻人互相认识,寻找恋爱结婚的对象。打同年除了在芦笙坪上进行芦笙踩堂外,还有同年仪式。同年仪式在芦笙坪上进行,主人要准备宰杀牛、猪等牲口款待客人。同年仪式就是把这些牲口拿到芦笙坪上进行展示,主要程式是,牵着还未宰杀的牛或猪,给牲口带上大红花、插上芭芒草,绕芦笙坪转三圈,同时展示的还有款待客人的米酒、糯米饭等。展示完后,经过三轮芦笙踩堂,同年仪式就结束了。晚上,将在芦笙坪上进行同年宴会,之后,青年男女便可相邀回家或到郊外对唱情歌。一般打同年会进行三天,三天过去后,客寨返程时,主寨要送给他们肉、糯米饭、米酒等食物,让他们带回去同那些没有来打同年的村民们一起吃。当客寨回到自己村子后,便在本村的芦笙坪上,全寨人都集中享用打同年带回来的食物,会餐期间还会进行芦笙踩堂活动。第二年,原来的主寨要到客寨打同年,客寨按照同样的接待规格回敬。打同年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两个村寨之间的感情,消除矛盾。同时,也是为了给两个寨子的未婚男女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以解决其婚姻问题。至今打同年仍然是当地男女青年进行婚恋的主要方式。

  2.娱神娱人

  虽然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坡会功能主要是为了社交或娱乐,但是当地的各类坡会活动的第一项都是祭祀。仪式通常是绕芦笙柱三周,吹三曲,主事者面向东方蹲下,口念祭词。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芦笙踩堂是苗族民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中最为普遍的。民国时期的《融县志》记载:“正月,侗苗则皆以男女集会,以芦笙跳舞相赛……(芦笙之会)盖为男女间最大最爱之公共娱乐;集会则因人数而见笙之多少。女子衣华服,亦集为一班。每至一村,宾主各奏笙,互答三次而后作友谊之比赛,于是笙歌跳舞,声韵抑扬”[8]。值得一提的是,坡会上吹芦笙活动中常有一位吹芒筒的人,他常常扮演喜剧演员,以滑稽的动作,令观众捧腹大笑,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坡会上的娱乐以斗马、斗鸟、耍狮舞龙灯等活动,其中以斗马为多。斗马的刺激、惊险吸引许多民众到场观看,围观的人群中常常传出欢笑声,其中以男性居多,同时,也特别吸引外地的游客或摄影爱好者。这项竞技活动深得当地人的喜爱。村民用来斗马比赛的马是专门喂养的,从来不用于运输;而且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临近斗马比赛,主人要拌以黄豆粉、碎米、甜酒等喂食,使马变得更加膘肥体壮,生性冲动。但是斗马本身并不能给主人带来什么经济收益,斗马比赛的奖励一般有村民自发捐献和政府的资助,金额不多,除了奖金,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当地人说:“斗马有点奖励,但是不大,这里的人就是喜欢,人家外地人觉得奇怪,斗整天才得那么点点钱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就是喜欢,不为了什么,就觉得斗马开心点。”可见,民众的精神需求与自我满足促使这项活动一直传承下来。

  3.贸易交换

  坡会也有物质交流的作用。坡会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小的一两千人。每年的坡会就形成了人数最多、流动量最大的集市。苗族居住的村寨多分散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平时的贸易往来很少,节日期间人们把山里、地里的出产带到集市上出售,而商人小贩也趁机运送物品来坡会,进行商品交易,这样也满足了供需两方的需要。在商品缺乏时期,坡会成为了展示商品和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

  4.传承文化和强化族群认同

  坡会伴随历史发展一直在传承和传播鲜明的苗族文化传统。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坡会成为苗族芦笙文化传承者的聚集点,那些可能分散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苗族人民相聚在一起,也有助于这些传承者互相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在无文字的苗族社会生活中,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约: 12岁的男孩,必须习吹芦笙。不仅因为在祭祀、娱乐、求偶、婚嫁、节庆……等场合都要使用芦笙,最主要的是通过学芦笙——念唱芦笙歌,背记芦笙词,获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每首芦笙词,都有明确而稳定的歌调,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历史传说、生产知识、爱情婚姻、社会公德、乡规民俗等方面[9]。现在,学校教育几乎替代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只能在坡会期间才可以比较自如地学习吹芦笙和踩堂。尽管当地的中学现在已经开始教授吹芦笙,但在乡村现实的生活中,坡会期间一系列的活动是孩子们非常珍惜的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所以,在芦笙踩堂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举着芦笙跟大人学习吹奏的场景。坡会上男孩学习吹芦笙,女孩则在母亲细心的妆扮下加入芦笙踩堂队伍。孩子们从小在这种氛围里生活,慢慢习得民族传统文化,并保存共同的记忆,把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坡会不仅是一个教育子孙后代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场域,同时也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坡会作为融水苗族人民全民共同参与的活动,每年重复其仪式和活动内容,可以起到强化认同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娱乐或审美,而是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集体的庆祝活动和人人参与,来建立一套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10]。芦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哪里有苗族,哪里就会有芦笙响起。有苗族文化的研究者认为“苗族历史上并没有形成过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但苗族尚保持着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和情感……最主要的当推存在于苗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中的芦笙文化,以及由芦笙文化这根纽带维系着的共同心理素质”[11]。当地政府在申遗材料中对坡会作为苗族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到:“融水坡会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坡会链,正是这样一个链条,可以显示出当地苗族地区传统的厚重、民风的淳朴,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较团结一致,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12]。

  坡会是民族文化最为集中展现的时间和空间。每逢坡会,当地苗族与各民族男女老少举家举寨前往赶坡;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觉得在城市里失落或缺损了民族自尊心,也会利用春节假期,积极参与坡会。苗族同胞共同参与民族文化活动,进行村寨之间群体之间乃至个体之间的交流,并以村寨、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开展各项比赛,以争赢夺冠为快。共同的记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文化特征,使人们聚合在一起,采取一致行动,坡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认同。

  总体来说,在当代,坡会的娱乐功能和寻求民族自信心、认同感的功能增强,而婚恋功能和信仰功能减弱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康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性别平等
下一条: ·[赵宗福]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与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原创
   相关链接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
·[史耀增]对合阳“非遗”断层现象的思考·[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颜磊]从“哦呵腔”到“非遗”
·[孙玥菡]从青岛婚礼中“饽饽”的使用及制作变迁看“非遗”利用·[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徐洪绕]浅谈传统戏剧类“非遗”的保护·[王翘楚]“重生”的兔子王
·[杜韵红]从语境到生境:博物馆的“非遗”保护实践探索·[韩成艳 高丙中]非遗社区保护的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的理论探讨
·为什么中国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王文超]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与“非遗”实践
·[刘晓春 冷剑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的“非遗”文化资本再生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梁莉莉 胡泽凡]“非遗”如何被实践:回族民间社会的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