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版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将有可能进入手机为王、移动为王的时代
一、手机出版发展现状
近一两年来,在地铁里、公交车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零碎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用手机阅读各种信息。这一方面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拿着手机阅读不仅代表着一种新时尚,更代表着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看报的习惯已逐渐养成,它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优势让手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
在中国数字出版的各种业态中,手机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短信到彩信,从WAP到BREW/JAVA,从手机游戏到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小说,甚至手机电视,手机不再仅仅具有通话功能,而是越来越多地进入传统媒体的领地。
所谓手机出版,一般是指服务提供者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或内嵌在手机媒体上,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或下载的传播行为。按照内容可分为手机读物、手机音视频和手机娱乐;按运营传播形式可分为短信型、彩信型和掌信型;按照内容的获取形式可分为无线互联网手机出版、有线互联网手机出版和手机载体出版3类。
在中国,手机出版的实质性发展,是随着手机通讯3G网络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2010年是中国手机出版开始大规模启动和商用化的一年。虽然手机出版是数字出版的最新门类,时间很短,但增长却非常惊人,很快便在中国数字出版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为349.8亿,超过网络游戏的323.7亿和互联网广告的321.2亿,成为数字出版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与此相对照,电子书的收入规模仅为24.8亿。(2011年的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尚未有数据公布)
近几年,手机出版规模持续上升。目前中国已有一半的报刊开展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数量已突破1500种。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已成为手机网民阅读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的阅读习惯已悄然改变。
从读者阅读习惯看,手机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载体。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2010年进行的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14—17周岁手机阅读群体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长为33.66分钟,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平均费用为25.56元;18—70周岁的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长为32.91分钟,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平均费用为34.46元。
二、手机出版主要特征
(一)商业模式清晰,移动通信运营商成为产业主导者。
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在中国,手机媒体是由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的一种出版形态。2010年由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导建立的手机出版产业链,对整个手机出版的产业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正在引起整个数字出版业的产业格局调整。
2010年,中国最大的手机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公司浙江分公司建立了第一家手机阅读基地,创建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运营商为主导为用户提供一点接入的全网服务,联合内容提供商、设备商等合作者,并与合作者分成。这种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主要信息传输通道、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出版模式,一方面不对用户阅读时产生的流量计费,而只对出版物本身计费;另一方面以手机话费代扣代缴为阅读付费方式。这种模式由于采用手机客户端软件模式,将手机阅读接口主动送到用户手机界面上,不仅使用户觉得界面良好,而且也较好地解决了支付和结算问题。
这种商业模式使手机阅读摆脱传统出版业印刷和仓储物流等中间环节成本高、库存积压严重等诸多问题,也避免了数字出版业遭遇的版权、小额支付不方便等问题。由于手机出版具有的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从而较好地获得了内容商的合作和支持。中国目前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在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合作之前月收入刚刚达到400万元。但在2010年,仅从移动手机阅读一块,起点中文网每月都能达到700万元人民币。随着手机阅读的繁荣,中国各大互联网企业也纷纷着力手机阅读。腾讯上线了手机QQ阅读;百度也推出了手机版的文库;此外,iPad、iPhone的流行,也正在中国掀起一股无线阅读热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29日21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