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张来民]中国进入微博时代
  作者:张来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09 | 点击数:8383
 


  中国,由于手机的普及,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传统媒体比较,微博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传播速度、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特征,但与传统媒体又有密切的联系,中国新的舆论机制正在形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微博爆发年。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约3.5亿人,微博注册用户已超3亿人。而行业机构易观国际的分析报告则指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环比增长近50%;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两年前“微博”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如今不仅已经成为大众交流的一个新工具,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新媒体。无论是“7·23”温州动车特大事故,还是“让领导先飞”的宁波机场风波;无论是徒手接住高空坠落女孩的“最美妈妈”,还是饿死九旬老母的“武平公务员”;无论是微博炫富的“郭美美”还是直播开房的“蠢局长”……都是由微博最早播报,迅速引起全国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充分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微博时代。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中国的微博来源于美国的Twitter。Twitter的英文原意是一种鸟叫声,创始人认为鸟叫是短、频、快的,符合网站的内涵,因此选择了Twitter为网站名称。Twitter最初提供的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是一个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但是,Twitter进入中国以后不仅名字变为“微博”,而且功能上也发生了本质变异。

  与美国的Twitter比较,中国的微博可以嵌入多媒体,增加回复、转发等多个功能,比较符合中国人习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说,Twitter发言短,更多的像是在报告状态,中文微博发言长,可成为个人微媒体。从用户特征来看,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人群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发布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男性占 63.8%,25-34岁占56.2%,大学以上学历占74%,公司职员到中层管理者接近7成。尤其是,“70 后”微博上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 后”对微博的话题参与和活跃度较高。7成以上的微博用户,愿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

  微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自媒体时代的真正来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舆情蓝皮书》统计,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微博首次曝光的事件为22起,占比由2009年的0%上升为16%。并且,2010年大部分社会舆情事件中均有微博的介入。《舆情蓝皮书》指出,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表达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简单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知识,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然到来。

  微博由大众交流工具变异为“自媒体”与中国传统媒体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微博流行的原因很多,根本上是社会有这个需要。微博是对传统媒介言路开放程度受到限制的补充性反弹。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利益共同体,承认差异,尊重不同,但这种差异和不同在话语、意见和利益的表达方面,在传统媒介上表达得并不平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微博相对来说能够为老百姓直接掌握,因此必然会承担一些这方面的角色。喻国明认为,微博是一个新型的传播平台。“任何一种其他的传播形态都不如微博来得丰富、活跃和互动性之强”。“与过去已有的通信形式相比,微博具有革命性、划时代的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12年03月07日02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手写版少了印刷版多了 如今的春联怎老“撞联”?
下一条: ·[徐升国]数字出版:手机为王?
   相关链接
·[王楠楠]“赛博迎财神”:数字青年微博转发迎财神的考察分析·[张勃]振兴传统节日,大众传媒怎么做
·[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隋丽]试论现代传媒空间中民间故事心理补偿功能的弱化
·[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徐升国]数字出版:手机为王?
·800万网友热议过元宵 微博力量让传统民俗回归·[姚婷]乡土传媒与国际移民
·[龚德全]后现代语境中的民族志生产:一个困惑的追求·[李敬儒]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李小军 童晓玲]商业因素影响下的文化生产·[高丙中 杨伯溆]“媒介与社会丛书”总序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