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乘祥云凤舞九州;下联:展天翼龙腾盛世,横批:瑞气盈门”……
“哎呀,怎么这么巧,这门对门的,贴的春联一样,赶紧拿下来换一副。”
这是龙年春节前发生在汉中门某小区的真实一幕。家住该小区6单元302的吴阿姨到移动营业厅充值,人家送了副对联,虽然上面有公司的标识,看着还挺漂亮,没想到对门收到一副同样的对联,结果,“撞联”了。
几天前,陕西渭南城管以春联有碍市容市貌为由上街清理春联,这一新闻引发人们对千“联”一面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全国人民都“公用”那几副内容相同的春联?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小时候,写春联、贴春联、比春联,那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但现在,家家户户,从南到北,贴的都是内容雷同的春联,这种毫无个性的春联让人觉得乏味。”家住南京华侨路社区的孙静说,那时候,爸爸是村里少数几个“文化人”,每到年底,村里来找爸爸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爸爸是来者不拒,乐此不疲,等到年三十下午,最后一副对联才是给自己写的。写好了,拿上浆糊,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把对联贴上了,那种快乐让孙静回味不已。
“现在变了,大街小巷都是印刷的对联,看起来红红火火,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没有一点品头。”确实,春节结束后,本报记者乘汽车回宁,自江西、过武汉、经安徽、到南京,历经城乡,不管商铺,还是民居,贴的对联都是“印刷版”,内容无非是“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之类。
14日,以南京奥体西堤国际小区一栋普通住宅楼为对象,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108户人家中有82户贴着春联或“福”字,其中贴着毛笔手写春联的只有2户,其余均为“印刷春联”。在“印刷春联”中,12户的春联内容、字体完全一样,且均有苏果超市的标识,属于春联中的“广告版”。盐城阜宁农村商业银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向客户送出10万副对联,共有30个版本,“虽然是广告版,但农村老百姓还是很欢迎。”
春联,又称春贴,起源于桃符。千百年来,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生活、抒发愿望,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学。“春联不光寓意祛邪除灾、接福纳祥,好的春联还有彰显文化品位、教育子女、激励家人的重要作用”,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敏说,写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公元723年,唐人刘丘子作了一副“三阳始步,四序初开”,成为我国有纪录的最早春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酷爱春联,经他大力推广,春联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
时代在发展,民俗在变化,有的在消失,有的只留下一个壳子。“写春联、贴春联,现在比过去淡,城市比乡村淡,很多地方甚至只流于形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民俗专家陶思炎认为,千“联”一面,一方面表明春联依然受到百姓的重视和欢迎,另一方面,说明传统民俗在传承中发生了某些异化:由于工业化生产,大规模复制,春联由个性化的文化表达变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盲目跟风,春联的灵魂被剔除,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春联还是要有点个性。过去有的农民目不识丁,过年就在门上贴两幅红纸,纸上无言,却寄托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达。当春联全部变成印刷体,内容变得千篇一律,春联的文化内涵就被大大削弱,甚至让人觉得面目可憎”,南京师大新传院副教授、博士后骆正林说,春联的千篇一律,拜年短信的大量复制,都是一种现代“复制病”。批量化生产、大规模复制,这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但这种福利在带走了个性化创作艰辛的同时,也带走了个性化创作的情趣与品位。
“一副好春联,一要内容好,二要字写得好。以前,一副对联贴出来后,街坊邻居品评半天,看春联、品春联,是节日期间的一大美事。现在出门一看,家家户户的门楹都被金光灿灿、毫无隽雅之气的印刷体春联占据着,看春联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陶思炎说,雷同的春联和拜年短信,表明现代人似乎不重内容而只图形式,这其实也是快节奏生活下的“速食病”、“快餐病”:人心浮躁,总是试图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用,很难有安静下来,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的情趣。
“贴春联的很多,写春联的却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啸每年都到基层送春联,他发现,很多人还是喜欢现场手写的春联,觉得有个性、有文化,但很多人都慨叹,现在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人太少了,更别说能创作对联了。
李啸认为,千“联”一面是近年才出现的现象。过去,人们习惯手写春联,印刷体春联刚出现时还比较贵,家里贴上印刷体春联,还是一种时尚和体面。当这种时尚变成流行乃至泛滥时,印刷体春联就成为恶俗,这个时候,媒体能够给人们以提醒,这很好。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发挥基层文化组织以及学校、社区的作用,引导人们认识对联、喜欢对联,甚至创编对联、书写对联,弘扬传统文化。“现在书法等传统文化出现回归潮,喜欢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未来南京市中小学还将开设书法课。春联这种传统民俗文化有深厚的土壤,只要引导得好,会继续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文章来源:光明网-新华日报 2012-02-15 09:06:5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