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全(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创新
红河哈尼梯田数字化保护项目启动实施,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次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了“传承文化、提升价值、创新发展、促进和谐”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层层梯田,积淀着哈尼族农耕文化的厚重与精彩。哈尼梯田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搭建城市网民远程认购哈尼梯田农作物、实现远程耕作以及与农户一对一互动的多元化平台,通过文化创意,有效形成传统与时尚的对接,必将进一步激活哈尼族梯田文化这一传统山地农耕文明的生命力,扩大红河哈尼族梯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好的创意需要实质性地推动和发散性地拓展。在实质性地推动过程中,既需要培养外来参与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更需要注重项目的实施真正惠及作为文化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哈尼族百姓。发散性地拓展,关键是需要不断地推出具有吸引力和产业价值的相关子项目和文化衍生产品,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主任)
游戏带不来终极救渡
眼下这个梯田认养计划,是都市人的郊野林地认养模式与网络种养游戏的嫁接版本,当然,它对这二者都作了一番可观的升级——城里人的郊野林地认养,你能通过网络对农户发号施令吗?前两年风靡全国的网络种养游戏,你能看到真实的稻花、黄鳝和鸭子吗?
现在,在这个网络遥控的梯田游戏里,一切都被满足了。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令城里的成年人癫狂痴迷的游戏项目,它完全有可能席卷那些对民族文化感点兴趣但更对诸如网络偷菜或养电子鸡之类游戏余情未了的人们。
21世纪人类所面对的自然与文明的可能性崩溃前景,是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末日预言纷纷扬扬。但奇怪的是,人类用以应对末日焦虑的武器,迄今为止,最隆重与最著名的,均是一场场游戏——好莱坞大片式的;穿越小说式的;坊间传言式的……这是人类文明最大的反讽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梦魇。
网络救渡靠不靠谱,这个问题前景未明——网络已经在很多方面向我们显示了它无边无际的可能性。但眼下的梯田认养计划,实际上网络只是一个外壳,核心价值则是游戏机制。
可以肯定的是,游戏心态必会瓦解梯田文化焦虑的真实性,它使我们的文化焦虑变成一种“虚伪的焦虑”;它将使本来深重的焦虑摇身一变,成为一场轻狂的娱乐;哈尼梯田这一件庞大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性和庄严性,将在网络浅笑中被轻轻抹去。
肯定有人会说:别那么沉重嘛,这个计划一定会引起人们对梯田的关注,获取相当的社会注意力!对,这就是这个妙计的全部价值,但仅此而已。
游戏就是游戏。游戏带不来终极救渡。我们寄望于真实的、深刻的文化焦虑,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哈尼梯田的制度性拯救。
□ 本报记者 肖静芳 王婧姝 采访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02-1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