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太原2月2日电 (王燕君)2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广场前举行,百位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绝技在此亮相。传承者们普遍期望,通过此次机会呼吁更多人保护、抢救和传承“非遗”。
高家班吹打乐是山西太原古城营村里一支很有名气的乐队,队员均为高氏家族成员,子孙相传。这支乐队最初是明代三重臣之一王琼的专属乐队,乐队中特有的疙瘩锣鼓,是明正德年间皇帝所赐,当时只有该乐队才能使用。
当日,高家班第七代传承人高俊生带着徒弟们演奏了乐队的重点曲目《虞美人》。高俊生介绍说,目前高家班吹打乐最常出现的场合是民间丧葬现场,这也是乐队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现代人对传统丧葬礼仪的远离,这样的机会也很少了。”
一根一米多长的绳子,两端系上两个铁丝网儿,里面装上燃着的木炭,挥舞绳儿,火借风威,幻化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这是55岁的贾天仓老人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火流星。
这一民间艺术始于清末明初,曾绝迹30多年。自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才开始在各项活动中重新绽放异彩。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此间表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作为主要为农业社会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受到了严重冲击。抢救和保护那些身处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和任务。
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53个;国家级传承人72人、省级228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位居全国第三。(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2月02日 22:49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