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山西百名传承人献艺街头呼吁抢救“非遗”
  作者:王燕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2 | 点击数:3913
 


  中新社太原2月2日电 (王燕君)2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广场前举行,百位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绝技在此亮相。传承者们普遍期望,通过此次机会呼吁更多人保护、抢救和传承“非遗”。

  高家班吹打乐是山西太原古城营村里一支很有名气的乐队,队员均为高氏家族成员,子孙相传。这支乐队最初是明代三重臣之一王琼的专属乐队,乐队中特有的疙瘩锣鼓,是明正德年间皇帝所赐,当时只有该乐队才能使用。

  当日,高家班第七代传承人高俊生带着徒弟们演奏了乐队的重点曲目《虞美人》。高俊生介绍说,目前高家班吹打乐最常出现的场合是民间丧葬现场,这也是乐队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现代人对传统丧葬礼仪的远离,这样的机会也很少了。”

  一根一米多长的绳子,两端系上两个铁丝网儿,里面装上燃着的木炭,挥舞绳儿,火借风威,幻化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这是55岁的贾天仓老人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火流星。

  这一民间艺术始于清末明初,曾绝迹30多年。自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才开始在各项活动中重新绽放异彩。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此间表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作为主要为农业社会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受到了严重冲击。抢救和保护那些身处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和任务。

  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53个;国家级传承人72人、省级228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位居全国第三。(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2月02日 22:4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天文学家:今年立春准确时间为2月4日18时22分
下一条: ·仫佬族:一个感恩民族的文化自救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强妍]非遗视角下山西兴县道情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卫才华 冯晶]新中国成立前后曲艺宣传的艺术机制与话语嬗变·[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