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天文学家:今年立春准确时间为2月4日18时22分
  作者:记者 周润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2 | 点击数:5342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天文专家表示,按照国家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历,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4日18时22分。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今年立春节气的时间之所以有不同版本,可能是日历编印时的马虎粗心,甚至是采用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所致,肯定是不准确的,公众千万不要被其误导。

  赵之珩介绍说,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赵之珩介绍说,今年1月23日就已进入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而直到2013年的2月10日才会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蛇年,所以今年的农历龙年自然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龙年的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这种现象被称为“一年两头春”.

  据了解,相对于“一年两头春”,还有“无春年”和“单春年”,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日和只有一个立春日。

  “一年两头春”“无春年”或“单春年”都是由中国农历和阳历两套历法并行的制度造成的。天文专家解释说,目前中国民间通用两种历法,即公历(阳历)和农历。阳历平年有365天,闰年366天。农历平年354天,闰年383天。阳历一年中肯定有24个节气,大约每半个月逢一个节气。

  而农历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悬殊,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经常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了上一年的岁尾或跨到了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了“无春”或“两头春”甚至“单春”的现象。

  天文专家特别提醒说,“一年两头春”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对公众的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公众完全没有必要惊讶和担心。

  民俗专家表示,“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并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王来华绍说,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现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节气至,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在生活起居上要防“病”保“健”,饮食调理上宜少“酸”多“甜”。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2年02月02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下一条: ·山西百名传承人献艺街头呼吁抢救“非遗”
   相关链接
·[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余仁洪]解码立春文化基因 助推乡村文旅发展
·[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汪德生]探究立春节日文化的演变与传承·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