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人如何过“新”春节?“立新”也不要“破旧”
  作者:记者 应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31 | 点击数:3636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中国人如何过“新”春节?

  中新社记者 应妮

  鞭炮少人放了?春晚少人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现今的中国人到底该怎么过传统节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俨然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31日在此间举办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新载体 新形式 新民俗”学术研讨会。非遗专家们纷纷表示,基于农耕文化产生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尽管存在诸多不适应,但中国人过传统节日“立新”也不要“破旧”,更有专家指出所谓“看春晚是新民俗”的说法不能成立。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中国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很强,需要从整体性来考虑制定保护和扶持方式。

  他认为,中国节日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节日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感、和谐感、仪式感和文化多样性。“一个家庭、一个族群基于文化认同过同一个节日,否则就有孤独感、被抛弃感。而强烈、庄重、鲜明的仪式感所带来的敬畏,现代都市人正是由于缺少这种仪式感从而丧失敬畏感。同时,节日有巨大包容性,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样。”在他看来,所谓“新载体 新形式 新民俗”要看怎么个新法,因为中国的节日都是有传承的,关键在于厘清中国的节日文化在当下出了怎样的问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表示,非遗既是历史又是当下,我们离不开传统,在恢复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假期,而应该让这个假期更加体现中华民族的风韵和精神。

  他坦言,用什么样的载体、形式来体现中华民俗传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问题。对于所谓“看春晚”的新民俗他并不苟同,“大家面对着一个冷冷的屏幕,其实每个人都面对自己,而虚拟的联欢活动实际上并不能够体现节日的情感,除了热闹之外节日的功能并没有体现。”

  “弘扬节日文化”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特别委托的一个课题,身为课题组秘书长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李心峰表示,经过调研发现,不管是民众还是媒体,这两年关于“洋节”的认识都趋于理性化。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时候是积极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短信、电话拜年取代登门拜年,既是无奈也是一种积极选择;“春晚”尽管饱受争议,但在当下的电视文化中确已成为过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则表示,新民俗的产生和旧民俗的顽固性实际上同时存在。他以年年出现的“返乡潮”即“春运大潮”为例,“火车站里黑压压的人群在寒风苦雨中耐心而顽固地要回家看自己的爹妈,这一感天动地的场景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最顽固、最深厚的感情因子”,而与“返乡潮”伴生的还有“旅游潮”,新形式的出现和传统的复归共生共存。他指出要摒弃“破旧立新”的想法,新旧并存乃至美美与共,在不破旧的前提下,让新旧和谐共存是更好的办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祁庆富说,保护节日就是保护民族情感,要守护优秀的、有价值的传统因素,尊重民众的文化情感。他指出,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西化倾向和物化倾向需要防微杜渐,“不要总说是洋节入侵,更多的是自我丢失,例如有人说把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还有人把节日变成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不能打着所谓新载体和新形式的旗号割断文化传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1月31日 20:1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网友发帖晒春节账单 “没有万元难过节”引热议
下一条: ·吕绍刚: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 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