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月23日电(记者 段菁菁)随着新春钟声即将敲响,人们越来越明显感到,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一些旧年俗式微甚至消失,新的年俗正在产生并继续发展:春运压力下催生的“反向探亲”悄然兴起;兑新钞、换年货的“春节经济”持续升温;微博、微信和自拍视频等时尚拜年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反向探亲”悄然兴起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回家的诱惑”仍旧无法抗拒。但票难买、车难坐、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常常阻滞异乡儿女们回家的脚步。在这种现实下,“反向探亲”——善解人意的父母们选择来儿女家过年的新年俗悄然兴起。
在杭州一家IT公司工作7年的刘力海今年不再为回家过年而烦恼。由于春运期间火车票难买,他总要花上千元购买全价机票赶回老家河南洛阳,而今年,刘力海的父母第一次决定“南下”来杭过年。
相比之下,父母来杭的票量宽松得多,也经济实惠得多。刘力海说,杭州是旅游城市,带父母看看冬天的西湖、在农家喝喝茶,别有一番新“年味”。
“这种既能和家人团圆,又不用为春运时买不到车票而发愁的‘反向探亲’,也在逐步改变我们这些外乡人传统的返乡过年的习惯。今年在我们圈子里尤其盛行。”刘力海说。
专家点评:对生活压力较大的“都市外乡人”来说,“反向探亲”是一种低成本过节方式,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一种补充。过年最大的意义就是能与亲人聚聚,只要一家人能够顺利团聚,共享天伦,在哪里过年都是次要的问题。
新“春节经济”持续升温
随着春节临近,催生了兑新钞、换年货的新“春节经济”。一方面,各大银行迎来了“换钞热”;另一方面,过年各家单位的年货相继“发力”,不少人通过网络兑换现金、礼金券、实物礼品。
“这几天,来换新钱的市民明显增多了。”据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武林支行的现金出纳员小冯介绍,目前市民对百元大钞的需求十分旺盛,50元、20元等不同面值的新币也很受欢迎。“发压岁钱一定要新的才吉祥,快过年了,赶紧换几千块钱以备不时之需。”前来换钞的市民李女士说。
“作为福利,年底公司发了上千元的超市券和商场购物券,与家人合计了一下,觉得还是换成钱更加划算。”杭州白领李秋实说,不少年轻人都会将单位发的购物券或者礼品挂在网上,与别人兑换年货。“可以直接电话约见当面交易。一般都在卡面值的基础上打个九折到九五折。”
此外,受网络购物潮的影响,越来越多中年人也逐渐认同“团购年货”方式。受儿子的影响,今年44岁的张女士开始热衷网购。“临近春节,市区交通很拥堵,还是网上购物方便,而且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
专家点评:由于过年期间礼券繁多,也催生了商场内黄牛、卡贩子增多。即便有换卡的需求也要仔细辨认真伪,不要为一点小利冲昏头脑。此外,由于购置年货的人非常多,如果对货品不满意想退货、换货,时间就会非常紧张,网购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新祝福途径多多
过去很长时间大热的短信拜年方式,近几年来江河日下,不少网友反映,格式化的短信频频遭遇“撞衫”的尴尬,甚至有人将拜年短信称为“绿色垃圾”。
与之相比,许多年轻人更青睐微信、自拍视频等时尚拜年方式,亲手录下视频、音频,让对方感受自己浓浓的祝福。“这两天,我就用手机的微信软件与大学的姐妹们互相发送语音、视频,像回到了上学时的寝室卧谈会,非常亲切。”上海白领王晨敏说。
龙年春节,微博拜年依然很红火。继“凡客体”“淘宝体”“咆哮体”“TVB体”等微博体流行之后,“2012拜年体”火速蹿红。此外,百度贴吧等论坛也“旧瓶装新酒”,纷纷举办“盖楼”大赛。多年活跃在各大论坛上的网友“五one”说,论坛“盖楼”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用盖楼这样的方式拜年,更能体现喜庆热闹的气氛。”
专家点评:如今社会人情味越来越淡,不妨利用节日,针对不同的对象,悉心选择相应的拜年方式,用小小的创意给对方一个惊喜。无论是短信还是微博、微信、自拍视频等拜年方式,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新颖的拜年方式变成了复制、批发祝福的工具。总之,无论使用怎样的拜年方式,都要真心把祝福表达出来。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2年01月23日 11:24:3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