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万建中:存影像 建非遗展示中心
  作者:记者 王萍 王歧丰   摄影/图:记者 蔡代征 李木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5 | 点击数:8369
 

景泰蓝国家级传承人张同禄。晨报记者 姜浩波/摄

  现状调查

  非遗大师佳作 竟不如假文物受待见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的花插、雕漆大师殷秀云的圆盘……去年底,东城区百工坊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拍品全都是工美大师的作品。结果出人意料140件大师作品几乎全部流拍,当场成交的26件作品基本上是底价成交。这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尴尬处境。

  与很多拍卖会的火爆相比,这场拍卖会可以说是门可罗雀,参加竞拍的只有几十个人。虽然拍卖师极力渲染作品的精妙,但是台下依然无人问津。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现代工美大师的作品,许多收藏爱好者甚至说:“宁可买到假文物,也不愿收藏真大师的作品。”原因是,由于现代工艺品市场培育得还不够完善,很多人看重的是文物,对现代手工艺大师作品的关注和理解都很欠缺,对于大师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无法把握。很多拍卖机构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对当代工艺品较少涉及。

  这样一场尴尬的拍卖会,其实是在百工坊的意料之中。从2003年开业以来,百工坊的经营就一直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一天就几位顾客。虽然这两年有所好转,但只能做到基本收支平衡。而在业内,百工坊的工艺优势在全国都数一数二,30个大师工作室都在此落户。

  自打百工坊一开门,北京料器传承人邢兰香就在这里设立工作室。邢兰香说,百工坊对国家级大师不收租金,对北京级大师只收一半租金。虽说这几年的经营还过得去,但邢兰香十分发愁的是后续乏人。老人现在只有三四个徒弟。“20年来,带了几十个徒弟,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邢兰香说,“都觉得学这个太苦太累,而且挣钱不多。”

  记者了解到,与大师作品乏人问津命运相同,杠箱会、太平鼓等北京特色的文化遗产,也都面临老艺人去世后即宣告失传的濒危境地。

  新闻背景

  北京工美行业盛衰流变

  工艺美术行业一度在北京非常兴盛。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工艺美术企业都归在工美集团旗下。鼎盛时期,工艺美术企业多达38家,员工超过3万人,基本涵盖了北京所有大的工美行业品种。

  随后,工艺美术行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失去了外贸承包出口“特权”,逐步被自营出口挤占市场,原本北京的“创汇大户”出现危机,大量企业无法维持,全行业亏损。员工下岗、遣散,企业倒闭,乃至很多厂址被拆除,成了房地产项目。

  当今,工艺美术行业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年的努力,工美从业人才队伍逐渐恢复壮大,但依然存在学历较低、年龄较大、创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绝技和绝艺,缺乏合格的技艺传人,难以实现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跨越,亟待从机制、待遇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晨报记者 王萍 王歧丰/文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 记者 李木易/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民网-北京晨报 2012-01-15 01:4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乌丙安:小年拉开春节全民庆祝大幕
下一条: ·民俗学家谈过年(视频)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巴莫曲布嫫代表谈用法治守护非遗瑰宝:修改非遗法让“保护”成为核心关键词·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康丽]“非遗”这个标签不能乱用·[刁统菊]女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刘魁立]非遗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