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正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但是,有关“春节”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如同脚步一样,既厚重又轻灵地迈过神州大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可谓年味十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爆竹、屠苏、桃符、除夕守岁……这些传统年俗正在悄然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春节阖家团圆、祈福新年等传统文化精神。
“春节是一年中最忙最热闹的时候,从腊月二十三起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有讲究的。”今年82岁高龄四世同堂的王桂英老人感慨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从历史上去追溯,春节这种叫法并非古已有之。春节这个发祥于古老的农耕时代的节庆活动,在古代一直叫“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新年。老百姓叫“大年初一”,文人学士叫“元旦”、“元日”。虽然春节正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但是,有关春节的历史却源远流长。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的春节更有其特别之处。2012年1月23日的农历壬辰龙年春节是近8年来的“最早”春节,也是未来10年内“最早”的春节。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代表帝王,标志着不凡之气,瑞祥之兆,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
红红火火的龙年正气势磅礴地腾云而来,虽然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中国人对它却是又敬又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龙的地位之高任何动物也无法与之比较,中国人心中,它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人们敬龙、爱龙的心理更升华为一种崇拜。
当然,春节承载了浓厚的传统,具有周期性物质满足和家庭伦理亲情意识强化等功能,而体现这些功能的便是节俗,也正是这些节俗形成了特有的年味儿。“在春节的这些年俗中,讲究最多的要数除夕和大年初一了。”王桂英说。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过“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俗称“熬年”。到了大年初一,人们一般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街串户拜年,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走在大街上,熟人相见一般要说“恭喜发财”或是“过年好”。
“我们小时候就盼着过年,过年能熬年、吃饺子、穿新衣服、分压岁钱,现在生活好了,平时吃得穿得都不缺,过年图得就是阖家团圆的喜气劲儿。”家住北京今年已经53岁的李梅女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少春节的节俗正在中国消失。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的节俗在悄然兴起。春联取代了桃符,见面拜年改成发短信,春晚、贺岁片等的出现也形成了新民俗,给古老的春节注入了现代的元素,留下了时代的印迹。
“这些新节俗大体上仍然发挥着与传统节俗类似的社会功能。”北京大学民俗学副教授陈连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外,也有一些民俗专家建议,各地可以通过适当举办特色年俗活动,增强全民参与性,丰富民众春节活动,让饱含中华民族浓郁民族情感的春节文化精神,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延续。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2年01月17日 16:32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