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1月3日电 (记者 冽玮)元旦三天假期,在陕西省图书馆供职的王骁一直奔赴在“随礼”的路上。婚宴、百日宴、开业宴、乔迁新居宴,各种名目令他应接不暇。据悉,为方便人们进行收情管理、送情提示,网络上出现一种“人情小助手”的理财软件走入“80后”的生活。
据了解,在中国网组织的“别样的生活,你打算怎么过?”的调查中,超过40%的网友认为经常会因人情而被动花钱。随着物价上涨,“红包”价位也水涨船高,“人情消费”已成为许多城市居民不小的经济负担,人情债越背越重。
对此,家住西安丰盛园小区的80岁居民雷德凯是深有体会。前年,他参加侄女的婚礼,硬着头皮随了1000元人民币礼金,用掉了1个月的生活费。他说,上世纪50年代自己结婚时,“一把喜糖一张床,夫妻双双入洞房”;60-70年代时兴送镜子、脸盆、枕巾等小礼品;80年代流行送茶具、灯具等;90年代,红白喜事开始送钱;到现在,礼金早已从最初的5元、10元飞涨至数百、上千元。
与雷家一样,内地居民都会遇到这类“幸福的烦恼”,由于人情往来频繁,名目繁多,不少年轻人开始青睐一种“人情小助手”的理财软件,以提醒自己保持“收支平衡”。
在西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供职的蒋慧慧是典型的“晚婚族”,今年28岁的她一下子接到四张元旦“喜帖”,酒席也都是在五星级的宾馆,分别为同学结婚、上司生子、表弟表妹结婚。再三权衡之下,她还是感觉钱包难HOLD住,只得厚此薄彼,对其中一个无奈按照“人情小助手”指引,回以“来日凭本条参加本人婚宴”,以表示送礼人结婚时可凭红条还礼。
“婚礼请柬猛于虎,春节长假必须躲出去。”近日,关于收到太多婚礼请柬、不堪礼金重负的现象引起内地网友热议,许多人在微博上表示,准备外出旅游躲避。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表示,结婚送“喜钱”的传统源自汉朝,主要是表达对新人的祝福。目前,红包的轻重带着一种好面子、讲排场的攀比之风。当这种人情往来成为负担时,“人情小助手”的应运而生或许能给人们带来警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1月03日 16:3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