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北京政协委员建议应立法保护中轴线
  作者:记者 王歧丰 肖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3 | 点击数:6552
 


  北京市“两会”上的最新消息,中轴线的核心保护地带将南扩到永定门南侧。中轴线核心保护区域的进一步扩大,与社会各界的不断呼吁有着直接关系。市政协全会开幕以来,如何推动中轴线历史风貌保护成了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焦点。2011年,中轴线保护也是市政协重点调研课题之一。

  市政协委员们表示,应尽快制定中轴线整体保护专项规划,对于一部分被占用的文物单位,当务之急是停止破坏,同时对一些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要予以科学改造。在制定中轴线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启动立法程序,对于被占用文物单位,要依法予以腾退,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该拆要拆,该减小体量要减小体量。

  委员声音

  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

  被占用文物要逐步腾退

  中轴线上有一些重要文物单位被占用,比如太庙、皇史宬、寿皇殿,也就是老少年宫。特别是太庙里还有几十户平房,有的还在使用煤气罐,安全隐患非常严重。还有一部分影响历史风貌的现代建筑和商业设施,这些都要逐步腾退和整治。

  另外,大量历史四合院也要采取保护措施。现在不少四合院存在私搭乱建的现象,这些行为必须得到制止。部分地铁站口在施工后遗留的设施也要拆除,恢复周边原貌。

  今年,左安门、右安门、西南角楼、永定门瓮城和地安门燕翅楼都将启动复建,未来中轴线的脉络将越来越清晰。

  市政协委员、通州区政协原副主席杜宏谋:

  中轴线保护要有法可依

  中轴线周边的建筑要有一个规矩,这需要一个统一规划。地上最高几层,再想加层就要向地下发展。国外对于一些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确定要拆改的,肯定要执行,对配合文物保护的企业要给予褒奖。北京也有类似可取的例子。

  另外,中轴线的保护要有法可依、有法必行。现在有几处腾退难点。中轴线保护规划形成后,应启动立法程序,把中轴线保护发展规划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使中轴线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一些不合理的占用文物行为要依法强制腾退。当然,涉及到民生问题也要统筹协调解决。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

  可以考虑增加对称建筑

  中轴线建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左右对称。像天桥百货,如果拆除改造难度较大的话,可不可以考虑在对面增加一个对称的建筑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实在影响风貌的建筑,如果不是影响较大,该改造拆除也要有决心。

  中轴线上保护的不仅是明清时期建筑,也包括现代著名建筑,它们都是中轴线上的一段历史。中轴线现在的状态是历史形成的,申遗还不能过度强调古代的东西。比如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都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中轴线上一些消失的古建,有条件恢复的,可以恢复,恢复不了的,也只能维持现状。

  市政协委员、北师大民俗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

  现代建筑也是历史产物

  中轴线是南北纵向的一条线,但实际每一段线又都是一片,保护中轴线应该是保护这条线上的点与片。

  现在中轴线周边的环境与原来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一些比如“天百”、“地百”等现代化的建筑。对于这些建筑,也不可能全都拆掉,有些建筑是可以改造的,但全部改造也不可能。因为即使是现代化的建筑,它也是中轴线上的历史产物。

  中轴线保护应该实事求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一点就是不要再破坏了,今后的新建筑一定要和原有风貌相协调。比如中轴线周边的四合院一定要保存好,这些民居建筑是一个非常好的映衬。纵观中轴线的色彩,其艺术极其高超。

  市政协委员、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耕:

  建议推出“印象中轴线”

  故宫、景山、钟鼓楼等中轴线的主体建筑依然保护完好,只是它们渐渐被现代化城市给淹没了。一些破坏中轴线历史风貌的建筑该拆要拆,该改要改。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对中轴线的认识还不够,有必要加强宣传。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非常精彩,我觉得也可以推出“印象中轴线”,可以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还增加周边居民就业。比如在老天桥、永定门一带搭建印象实景舞台,既宣传了中轴线,又增加了一个产业。

  晨报记者 王歧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凤凰网-北京晨报 2012年01月13日 02: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2002年1月10日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病逝
下一条: ·北京:春节期间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节日民俗文化内涵
   相关链接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罗浩然]论非遗传承团体的立法必要性与规则构建
·[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