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演钦报道:“天有缺,女娲补之;地有缺,架桥而渡之。”一座不起眼的石桥跟前,石碑碑文如是写道。梁文伟弯下腰去,仔细看了,然后掏出相机,把它拍了下来。旁边,是一棵参天大树,梁文伟左右看看,也把它拍了下来。这是梅州兴宁柿子坪村白水村。梁文伟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办公室副主任,今年70岁,13日至16日随考察组在梅州考察古村落。
10月15日,梅州梅县文联主席曾令文强烈要求记者去看梅县的古村落。在梅县,记者认识了县文联副秘书长陆敏。记者发现,曾令文和陆敏对梅县古村落的一砖一瓦均了如指掌,如在雁洋镇雁下村敦叙堂,曾令文忽然对考察组的人说,这根木柱下面,有当时的钱币!
考察组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在梅县雁洋镇雁下村和松坪村,村民还放起了鞭炮,敲起了锣鼓,迎接考察专家的到来。一问,原来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陆敏笑着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子的,那时候根本没人理我们,我们一个屋一个屋去解释,也拿出文件给他们看,他们还是半信半疑;我们要进屋拍摄,他们更加不肯。因此,一开始,陆敏每天都扎在村里做沟通工作。记者来到梅县茶山村,茶山村现在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古村落,村公司经理黄达明是最感激调查人员的人。不过,一开始,他也不相信调查人员。陆敏说,后来他觉得我们很有毅力,就提供了申报材料,并带着我们去拍照,我们在每个房屋深入了解,一开始没有范本,半懂不懂的,后来看到了省民协的申报指引,才完善起来,从一开始的十几页材料,到后来的厚厚一叠。
“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足和经费缺乏。”陆敏说。她原来在县畜牧局,2009年被抽调来文联,专事古村落调查。工作队伍只有陆敏一个“80后”,其他都是50岁以上的人。梅县文联原来是没有电脑的,陆敏去的时候配了一部;也没有司机,所以陆敏又兼职司机。此次第三批古村落调查5月18日启动,很快,陆敏走遍了梅县12个镇,圈定了8个自然村,仔细咨询专家后,最后筛选了7个上报省民协。
陆敏说,调查要很细,比如每一座民居都需要明确纪年,所以都需要村民配合。7个自然村,近40座民居,工作量很大,而且时间紧。有时候村民的说法不一,怎么办?陆敏便多方证实,老建筑上的每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因为它们可能会提供明确的纪年信息。“老师很关键,当地私塾的退休老师很关键。他们比较有文化,注意收集老资料。可还是有个屋子,怎么问也问不出来,最后是在翻遍了族谱才弄清楚的。”
陆敏他们的调查范围不仅仅是老建筑的物质形态,此外还包括非物质的民间故事、谚语等;所以最后还得请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的兄弟协会来完成录音、录像等工作。“曾主席忙坏了。”陆敏说。低调的曾令文不愿意多谈自己,但有人告诉记者,为了调查古村落,他“一直在路上”,光轮胎就坏了两三个。
2007年,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发起了省级古村落抢救计划———“广东省古村落保护专项工作”。五年来,他们组建了一支涵盖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美学家等在内的专家学者队伍,奔走在岭南1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入到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普查梳理了近200个古村落,并制定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保护实施方案》。2008年9月和2009年12月,分别向社会公布、推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共64个,第三批古村落普查评定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开展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古村落不断消失,因此他们的工作被称为“在和推土机赛跑”。
文章来源:中新网-羊城晚报 2011年10月18日 17:3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