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保护成为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
姚远参与发起和起草的紧急呼吁信得到29位专家学者的联名支持。
采写/本报记者 顾学文 实习生/张晶
中华文明造就了许多千年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一砖一瓦上凝结。这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是现代人的共同责任。因为,现代化不应成为我们忘记历史的理由。更因为,现代的生活需要文化记忆来温暖与指引。
■“那些文字穿越时空,是我每次到了那里都会想到的,不光是南唐的,还有比如明朝笔记里记载的一些故事也是在那个场所发生”
提起老城南,南京人再熟悉不过了,它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秦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历史街区,是南京城的发祥地。这片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桨声灯影,画船箫鼓”之誉的土地,长久以来承载着人们绮丽的想象。
然而,这种绮丽的想象,有时难以追随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建设新城、改造危房的设想,虽是美好的愿望,却也令这些承载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面临危机。
保护城市的文化记忆,很多人在努力。
一位80后年轻人,以他自己的热情与方式,付诸令人刮目相看的行动。现已步入而立之年的姚远,18岁之前都在南京古城中度过。他在两次参与南京古城的保卫行动中,先后起草了两封名为《留下南京之魂》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紧急呼吁信,并在多位专家学者的签名支持下,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这位戴着椭圆小眼镜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斯文、平凡,乍一看,似乎很难与“写呼吁信”、“奔走疾呼”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也不曾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成是什么大事,而只是认为这是“自己对故乡应尽的一片孝心”。
作为地道的南京人,姚远对故乡一往情深。这份情愫萌生于童年:儿时居住过的三两间院落、安品街上外婆家的枇杷树、上幼儿园途经的条石小路……姚远缓缓回忆,娓娓道来,这些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他对城南旧事的感知与印象:虽不那么清晰,却深扎于心;虽不那么华美,却足够真实。
而当回忆触及爷爷家曾经的独立院落时,姚远难掩激动之情,原来爷爷家的位置正是南唐大内皇宫的宫门,那里还有一座桥,名“内桥”。幼年无知,直到中学时读了蒋赞初老先生写的《南京史话》,姚远才恍然大悟。
姚远的身上透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浅吟一句小诗,抑或是一阙小词,然后停顿须臾。 “每次站在那个空间,那个点,已经看不到那些历史建筑了,但还是会想起李煜的诗词。那些文字穿越时空,是我每次到了那里都会想到的,不光是南唐的,还有比如明朝笔记里记载的一些故事也是在那个场所发生,南京这个城市始终让人有历史的遐想。 ”
能够引发对历史悠然遐想的,不只南京这座城市。18岁,姚远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读书,北京城的历史文化纵深感带给他更强的震撼。
大学一年级时,他住在北大昌平校区,毗邻明十三陵,安静得让他欣喜,因为可以静静地饱看历史。春日的桃树、老旧的红墙、石质的栏杆与台阶,只需寥寥几个景致,就勾勒出了老北京的醉人风韵,也引发着姚远对历史的体悟。
读大二那年,姚远登上景山俯瞰故宫的全景,当完整的古都气象尽收眼底时,他震撼且感动:“我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细节,不仅是宏大的宫殿和城墙,单是一处四合院的砖雕,或是一棵从墙头伸出的古树,都满是时间的力量。 ”
同为千年古城的北京和南京,有着许多共通的力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静水深流的一砖一瓦上凝结;但同时它们似乎也有相似的处境——时间的厚度,在城市发展的速度之前,有时显得有些脆弱。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1年09月30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