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胡光]非遗保护,退出是必要的手段
  作者:胡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09 | 点击数:4120
 


  9月6日,文化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9月6日人民网)。该通知的颁布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今年5月底,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加上此前公布的两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219项。伴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当中。那么,不论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面对数量众多、名目庞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项目,如何改变工作中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现象,保证有效的资金和物质支持都用在刀刃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警告、退出”机制的引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7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但如何纠正、处理,法律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通知”弥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机制中的法律漏洞,是对该法第27条的明确解释。并且在法律操作层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明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加深。

  俗语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种以“检查、监督、奖励和退出”为主要特点的动态管理模式,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基本立法精神,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体性”和“传承性”的保护原则。从自然淘汰的角度讲,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其活体特征,比如,唯一“传承人”的去世,没有新的传承人接替;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条件已经失去,确实不可逆转等等,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予以保存,允许其从名录中退出,可以减少成本以便于集中力量保护名录中的其他遗产项目。同时,退出机制的引入也能起到法律上的宣示作用,警示并告诫那些试图或者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宣传手段或者仅仅以盈利为目的,大肆破坏性掠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不尽应有的保护义务,从而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害的个人或组织,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丧失获得的荣誉。当然,也包括基于国家级名录而获得的其他支持。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对“通知”中“警告、退出”机制的理解应该全面、客观、系统。对于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从目录中退出,“通知”作了具体详细规定,需要经过查实、警告、限期整改、勒令退出和公告等过程。对于自然淘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经过专家研究、形成意见、报经批准和公告等过程,在程序方面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而且,在引入“警告、退出”机制的同时,“通知”一并形成了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加强资料保存与研究、完善传承机制等六项保护措施,以及建立定期自查、报告机制,建立督促检查和社会监督机制,建立表彰奖励机制等五项管理机制。这些系统的要求最终构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补充,而不单单是惩戒措施。用一位专家的话说:“退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即便如此,我们还应当看到,建立“警告、退出”机制后又会引发新的问题。比如,如果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退出,在失去了资金等支持后,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呢?毕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价值并没有因此失去,如果惩戒过度也可能刺激它的消亡,岂不是得不偿失?其次,在退出后是否能重新申请回到国家级遗产名录?如何申请?是否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通知”中没有给出答案。笔者认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其重新申请、认定为国家级遗产。即便退出国家级遗产名录,省、市一级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对其提供相应的支持。

 

  文章来源:中新网-法制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10: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钱夙伟]非遗:有退出才有真正的保护
下一条: ·[王晋军]“乡间艺术”新崛起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