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8月13日电 (记者 丁思 冯志军)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柴剑虹13日表示,中国汇集散藏海外文献,使之回归正式刊布,给学界和文物界提供充足资料,但现今仍存在文物主权不明确、学界新成果反映不充分、人才链断缺三大问题。
201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暨民族文献学术研讨会12日至13日于此间召开,柴剑虹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谈到以上观点。
柴剑虹说,现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大多流散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地,虽收藏单位为保护与研究中国文物做了大量工作,但该类文物的主权仍属中国,中国学者编撰时立场要明确。
“中外双方学者也应通过合作将文物发掘、劫掠、流散、分藏过程的真相、细节弄清楚。”柴剑虹说,中国整理海外文献缺乏原始记录,国外探险队在中国发掘文物事件的部分信息不详实,造成后人研究困难。
此外,柴剑虹认为,出土文献刊布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中国整理出版流散海外文献时,应尽量反映学界新成果,尤其在文献定名上,要更为准确、科学;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不能盲从。
“我们在某些少数民族文字方面,已经出现了‘人才链’的断缺。”柴剑虹说,古代吐火罗语言文字的释读目前后继无人,不少编辑还缺乏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了解。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于1983年在兰州成立,下设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等委员会、敦煌古文献整理研究编辑委员会,学会对推动中国敦煌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柴剑虹表示,中国收集流散于海外的文献,一般通过国际会议、学术造访活动、邀请研究机构的交流学习等途径。整理散藏海外民族文献,不仅填补了中国文明史的空白,也让外国民众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13日 17:0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