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头顶风笠、肩挑长枪、衣袂飞舞的雕像兀自立在夜色中,目视前方,身影绝然。这是河北省霸州市李少春大剧院外的一座铜雕,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在京剧《大雪飘》中塑造的林冲形象。雕像气质豪迈,俨然一股燕赵慷慨之气。然而,对霸州市民们来说,“好戏”更在李少春大剧院里。6月26日至28日,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剧协主办的“霸州杯”第六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河北省选拔赛在这里举行,让戏迷们大饱眼福。
据了解,选拔赛已办过5届,经选拔,先后共有48人参加中国戏曲红梅大赛获得红梅大奖和金奖。此次比赛设专业表演组、专业器乐组和业余表演组,共232名选手报名参赛,并有104名选手进入决赛。经过3天角逐,孙娜等16名选手、冯雷等2人分别获得选拔赛专业表演组、专业演奏组红梅大奖。霸州市也被授予了“河北省戏曲之乡”称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裴艳玲,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景之,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刘卫红及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有关领导出席颁奖晚会。
盘 点:参赛剧种多 队伍很齐整
“跟往年相比,这次比赛参赛选手的队伍很齐整,文戏武戏都有,唱念做打各方面的功夫都很到位,表演水平也提高了。”河北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贾吉庆如是说。
从参赛阵容看,参赛选手既有来自河北全省21个专业院团的152名专业表演组和47名专业演奏组的选手,也有3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组选手,涵盖了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豫剧、昆曲、唐剧、晋剧、老调、平调落子等戏曲门类。其中,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只有15岁。拿贾吉庆的话说,在一个省的戏曲选拔赛里,选手来源之多、年龄分布之广、参赛剧种之丰富,是十分罕见的。
一直以来,河北都是全国戏曲大省。河北省剧协顾问、戏剧评论家刘仲武觉得,“甚至可以说是强省”。据他估计,河北包括国有、民营等各类体制的戏曲院团大约有2000到3000家,从业人员达五六十万,更重要的是,除了剧场演出外,这些人员遍布河北全省,赶着农闲或节庆时奔走各地演出,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民间演出景观。
去年以来,国家推进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鼓点越敲越紧,各地也在逐步落实。某种意义上讲,此次选拔赛更像是一次对戏曲资源的盘点。对盘点的结果,专家评委们表示肯定,“因为水平大有进步”。河北省剧协顾问、剧作家孙德民分析,究其原因,是因为“院团对比赛的关注度提高了,演员特别是过去不愿意参赛的一些老演员、名角儿也积极报名参赛,像河北省梆子剧院进入决赛的有12名选手,而井陉这样一个县就有8名选手进入决赛”。
专家们认为,这些新情况可能源于某种“紧迫感”:通过参加比赛,既锻炼演员的表演功底,又增加以后演出的“戏码”,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演出环境。“当然,这也说明他们对比赛这个平台越来越认可了,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东西。”孙德民说。
特 色:赛场小舞台 民间大舞台
倘若按地域去摆放河北戏曲的棋局,我们会蓦然发现,这是一盘大棋。
评剧、唐剧主要流行于秦皇岛、唐山一带,老调深受保定人的喜爱,河北梆子在石家庄及其周边广受欢迎,京剧、昆曲紧跟京华腔韵,邢台、邯郸等靠近河南的地区传演豫剧,而比邻山西的地区则普遍接受晋剧。除此之外,像哈哈腔等一些剧种,均一地一腔韵。
如此众多的“腔调”,汇聚到一次比赛之中,内行看门道,观众看热闹,但在霸州这个被誉为“戏窝子”的地方,观众似乎都带着一种既专业又民间的眼光在看——专业是为了挑刺,民间则是以很放松、很随性的姿态去欣赏。对那些自己更熟悉的剧种、选段,他们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比如土生土长、慷慨激越的河北梆子;对那些样样都好却不对自己脾胃的剧种或选段,则保持一种矜持。让记者诧异的是,包括河北省梆子剧院在内的众多院团,城市剧场内的演出并不多,他们面对的居然是广大的基层城镇和农村观众。在此次比赛中,诸如耍帽翼、翎子,抖水袖等做和打的“炫技”功夫颇受欢迎,至此也就不难理解,制造“热闹”颇能成为看点。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折射出了地方戏曲的受众在民间。
也许正因如此,就在去年6月份,河北省剧协专门举办了一次“戏剧走近百姓”的座谈会。河北省剧协顾问、剧作家王仲德在会上指出,“我们的戏院走近百姓,光靠戏院不行,应该对戏曲的演出形式等进行研究。”王仲德认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戏,当地人比较接受当地的戏,这是地方戏曲存在的规律。过分追求舞台包装,或者忽视地方本色而一味追求“纯正”,都是不可取、不现实的,那是在演殿堂戏、专家戏,会离生活源头越来越远。沧州市剧协秘书长马利也认为,镜框式的舞台和豪华的包装并不一定能被老百姓所接受,他们更愿意在庙会、露天的戏台前看戏,享受那种氛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07月11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