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山西省2011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暨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授牌仪式在太原市南宫广场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焕晓,副省长张平,省政协副主席李潭生出席活动,并为获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单位和个人授牌。
40项“非遗”上榜
自2006年开始,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我省组织开展了以图片展示为主,实物载体展示为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表示:“一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亮点频现,特别是我们申报的‘关公信俗晋剧青少年实践者培养计划(2001年至2021年)’项目,已由文化部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申报的9个项目中占了2个。此外,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就在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40项“非遗”上榜,17个新入选项目,23个扩展项目,占到全国公布的355个项目的11%。至此,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105个。
“此次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等类别,我省17个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包括:赵氏孤儿传说、白马拖缰传说、舜的传说、烂柯山的传说、上党二簧、莲花落、长子鼓书、翼城琴书、曲沃琴书、泽州四弦书、通背缠拳、平遥纱阁戏人、清徐彩门楼、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中和节即永济背冰、云丘山中和节、尉村跑鼓车、独辕四景车赛会。”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作为中华文明历史最早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山西文脉清晰,框架完整,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极远。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我省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105项。近年来,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普查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6年,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宣传、动员、培训、田野调查、建立数据库等多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普查,直接参与人员约80万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约1000万人,普查真正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大行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牛晓珉表示,这次普查是我省历史上首次针对16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的全面普查,全省共搜集非遗线索84583条,发现重大项目135条,并命名了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这十大发现分别是:流行于襄汾县赵雄村一带的民间傩舞花腔鼓、沿袭了汉代以来传统技艺方法加工纸张的蒋村麻纸制作技艺、在内陆非常少见的晋中妈祖信仰、流行于临猗县角杯乡吉家营村的临猗地台戏、俗称“四句子”秧歌的襄汾“四句”秧歌剧、仅存于山西临汾、吕梁一带的独特的植物油提炼方法翅果油熬制技艺、流行在临汾市汾西县一带的汾西地灯秧歌、独特的灵丘制针以及云丘山中和节和“迎喜神”民间习俗。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据牛晓珉介绍,为了规范省级传承人的评选与管理工作,我省制定并出台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省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和资助等做出了规定。
2007年,我省成立了山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调研立项领导组、专家组,专家组最初拟定了“河东文化生态保护区”、“晋南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五台山佛教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上党神话传说文化生态保护区”、“晋西北民歌文化生态保护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等6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论证、比较,最终确定“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参加申报第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通过论证。
近年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覆盖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初步形成;组织了全省大规模的非遗大普查,基本摸清了家底;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发展导报 2011年06月16日 12:2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