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双语教育卓有成效
日本教育研究者坂田义教等人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方向:“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和“相互依存、共生的教育”。前者是“为了提高经济竞争力,采用中央统一制订的教育课程,以求提高国民的学力水平”;后者是“从儿童时代起,采用肯定的态度给学生介绍其他民族、国家、社会、文化、宗教等,教他们世界相互依存的道理”。
共生理论视野下的民族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各民族文化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异质共存、互惠互利。对此,在民族教育实践中,必须贯彻不同文化平等交流、积极互动的理念, 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实现共同激发、共同发展。
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教育同样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即在保护民族文化教育多元性的同时注重中华民族文化同一性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构建起各民族内在的“共生”意识。
中华各民族在不同文化的互相接触中,逐渐产生了“和而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在文化多元的格局下,文化之间的交流异常频繁,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这种合作进化可以产生共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结构,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最终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因此,就民族教育而言,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借助于共生理论来审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内地与民族地区、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是一个完整的共生系统,而在这两个共生单元之间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教育在整体水平上仍然相对落后;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缺乏抵抗力与适应力,随时面临着被强势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努力消除差距,使教育后进民族赶上教育发达民族的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地区应当发挥各自优势,“以东带西”,加强合作;同时民族教育也应承担起其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实现多元文化共同激发、共同发展。
调动内地先进的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援助
1、开办内地民族班(校)
为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及藏民族发展的高度重视, 1984年,中央决定从1985年起在内地省、市创办西藏班(校),利用内地的办学优势,帮助西藏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12月,根据中央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计委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同时,国家计委、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有关省、市商定,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创办3所西藏学校,在上海、天津、辽宁等16个省、市开办西藏班。1985年秋,全国16个省市的西藏初中班同时开学,内地西藏班(校)的教学工作由此正式开始。从2000年起在全国12座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支援新疆民族教育。举办内地民族班(校)作为我国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内地班(校)成为实施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特殊窗口,同时作为民族团结的窗口、民族关系与民族交往的窗口,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2、对口支援
“对口支援”,是指由政府启动,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有关机构和学校之间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引进发达地区的物质和智力资源,促进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种援助模式。“对口支援”是我国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方面创造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萌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断发展。随着国家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上的“对口支援”更为政府所倚重,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正式教育制度之外的一种补充性教育制度安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大中城市要为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做贡献;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贫困地区为支援对象,促进贫困地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6月3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