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上海举办首届民间艺术成果展
  作者:记者 于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9 | 点击数:5066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于俊)反映劳动者智慧及生活情趣的首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18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

  展览汇集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顾绣”、“竹刻”、“海派面塑”、“黄杨木雕”、“海派剪纸”、“何氏灯彩”、“金山农民画”、“石雕”、“海派绒线”、“棕编”、“紫檀雕刻”等两百多件作品,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上海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宽敞、气派的展厅里,由韩辉明用紫檀木雕刻的等比例缩小的“黄鹤楼”,其每一扇门都能打开,楼内的装饰均按原物制作,是此次展会最名贵的展品。海派剪纸“石库门的曙光”将申城的民居特征及市井生活刻画得惟妙惟肖,享有“石库门先生”之美名的作者李守白,其多幅作品已被海内外机构及收藏家收藏。本届展会还能看到早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民间艺人高秀芳巧手制作的顾绣“墨竹图”。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忻雅华对记者表示,上海民间艺术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经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反映了这座现代都市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也是现代城市精神在民间社会层面的艺术展现。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成果。

  今天的展览开幕仪式之后,展会的手工作坊还举办了两场首饰创意和陶瓷创意彩绘DIY活动。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四十多位市民亲手制作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基地,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按照计划,博览馆今年将结合国内外民间艺术和“非遗”两大主题,举办贯穿全年的十多项展览、活动,本次成果展就是其中之一。(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18日 20:11

上一条: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召开
下一条: ·《解放报》:法国轻视乡村教育
   相关链接
·[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孙芳]展览语境下的民俗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
·[李扬 谢亚文]万唐人物:明清以来英美世界中国民俗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蒋愔澄]非遗工艺展览策划研究
·[程启芳]楚州十番锣鼓的审美经验研究·[林德山]从资源到资本: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
·[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
·[徐赣丽]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伍华娟]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