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宵台汉”分析,文化遗产变成“三俗”的背后,是把“申遗”变成“生意”的“唯经济论”和“唯政绩论”。署名“王兴”的网友在微博上留言说,如果都是在拉升GDP为主导的思路下“申遗”,反而会破坏遗产,导致过度开发。
在国内几大微博平台上,与“文化遗产”“申遗”等词汇沾边的微博注册账号不下数百。一些挂着“遗产”名号、行“植入式广告”之实的微博账号,网友应者寥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明确指出,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加强了对于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情况监测,包括开展经常性的评估,有针对性地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等。
网络能否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互联网难道就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天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微博管理者肖凡女士在法国巴黎总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网民完全可以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上月发生在杭州的南宋皇城遗址开建楼盘风波,最初就是由热心网民上传了一段《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元豪宅》的视频,才引起广泛关注。视频显示,在筹备“申遗”的西湖景区附近,开发商正大兴土木、开挖地基,而文物爱好者则在工地上淘宝,发掘出了廊柱、地砖等南宋时期的文物。
中国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文物专家樊锦诗曾呼吁,文化遗产保护必需“时刻上紧发条”,及时将文物盗掘和乱开挖制止在萌芽阶段,社会各界都义不容辞。她认为,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监控,是可取的。
互联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事实上还被运用于跨国打击文物盗卖上。国际博物馆协会已通过发布“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方式提醒各国警方通过互联网共同查缉正在流失中的文物,并已使多国受益。
“除了可以担当实体遗产的守护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官方微博的初衷之一。”肖凡说。
刚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的中国昆曲小生演员张军,就热衷于在互联网上推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在前不久的一次“昆曲微访谈”中,张军在一个小时内收到了境内外网友的数百个提问,其中不少颇具专业性,网聊热门程度超出了主办方想象。
肖凡分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通过开设微博、发帖、访谈等形式,用具有亲和力的网络语言向网友介绍昆曲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实验”发现,借助流行歌曲、明星效应等时尚元素,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新华网 2011年06月10日 18:5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