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是“杀手”,还是“守护者”?
——聚焦网络时代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三问
  作者:记者 许晓青 周蕊 马姝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1 | 点击数:5971
 


  (“中国网事”记者许晓青、周蕊、马姝瑞)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官方微博管理者向“中国网事”记者独家披露,该组织今年2月26日起开通的中国官方微博,已拥有近87000名“粉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官方微博管理者表示,这一令人瞩目的“粉丝”数,从一个角度说明,作为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最具口碑的项目,《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广受中国网友关注;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依然存在,互联网究竟能否成为遗产的守护者,还在探索之中。
 

  网上文物走私已成文化遗产“隐形杀手”?

  “网上交易正在成为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销赃渠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政协小组讨论中语惊四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物网购、网拍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收藏和交易的“新兴”渠道。不过,互联网的便捷也为文物的跨国走私大开方便之门。网上走私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隐形杀手”。

  盘点实物和遗址类的文化遗产家底,中国国内现有约4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和2000多万件可移动的文物。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目前国内已拥有40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10年国内通过网络交易的文物艺术品超过100万件套,交易金额达10多亿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说:“由于缺乏监管,原本被限制交易的文物,在网上源源不断地流通着,甚至被转手倒卖到国外。”

  今年初,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部分已破获案件。2009年1月,成都的丁某在ebay网注册“东方古董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兜售古钱币,利用国际挂号邮件累计走私珍贵古钱币66枚。另一起案件发生于2007年2月,廖某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后,给法国买家邮寄10个包裹,涉及47件中国禁止出境的文物。

  致力于预防跨国文物犯罪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总干事安弗伦斯提醒中国:现阶段,国际间的文物走私案发量增大、非法交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网上非法交易将令一些国家的文化遗产岌岌可危,必须以多样化的方式加以应对。

  网络“水军”助推文化遗产“商业化”和媚俗风?

  文物走私触目惊心,网络“水军”对文化遗产的商业炒作和媚俗“营销”,也令人咋舌。

  今年农历端午节前夕,一段“粽衣女体盛”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几天内链接超过200万条。不少网友质疑,“申遗”成功后的端午节,居然变得如此媚俗。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一则题为“童子尿煮鸡蛋”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新闻,在网上被转载了3万多条次;另一则有关某地“摸奶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闻,也有近2万条转载。

  这些与保护文化遗产完全背道而驰的网上转载以几何级数上升,相当一部分网友感到“不可思议”“岂有此理”“忍无可忍”。有网友呼吁对文化遗产的“媚俗化”必须严打。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此类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之举,纯属炒作,应当煞一煞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利用“申遗”和“入遗”噱头,打造“奇异”民俗景观,达到变相敛财的歪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新华网 2011年06月10日 18:5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打着保护旗号的破坏行为
下一条: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扎西卓玛]礼物与仪礼·[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王楠楠]“赛博迎财神”:数字青年微博转发迎财神的考察分析·[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刘钦泉]赣闽粤边客家宗族的民俗与区域联系网络述论·[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
·[程萌]网络游戏中民间叙事的传统化实践与文化认同·[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