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讲故事把自己讲成传奇
  作者:记者 魏运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02 | 点击数:3806
 


     谭振山,辽宁省一个普普通通的83岁老农,如今名声大振。键入其名,谷歌(Google)上能搜索到的网页有3600多个。

  这一切,都源于“谭振山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且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个人名义申报成功的项目。

  谭振山住在新民市罗家房乡。“我是1925年农历11月初十生人,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巧的是有几个长辈亲友爱讲故事,口传心记,我也会讲了。”谭振山一个简短的开场白,把他这个“故事大王”与民间文化渊源说得清清楚楚。从左邻右舍那里,谭振山听过各类有趣的故事,聚沙成塔,后来他自己也能讲上1000多个民间故事了。“这也不用特殊学,喜好这个就能记住。有些故事,别人讲的不圆道、不生动,我还能重新编一编、改一改。”谭振山说得很轻松。

  谭振山给别人讲故事有70多个年头了,大多是农闲时为乡亲们讲讲。1992年7月,他作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民间故事家,应邀赴日本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先后3次登台讲了《老龟报恩》《洞房认义女》和《三忍救妻女》等故事。

  谭振山身高1.82米,身板硬朗。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不大常讲故事了,但1000多个民间故事给他一些时间大多还能“拣”起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谭振山现在担心的是,他的民间故事很有可能失传。

  他说,如今各种娱乐形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听故事的兴趣已经下降。特别是现在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讲故事没人给钱,所以也就自消自灭了。

  谭振山从来没收过徒弟,儿孙辈中只有四儿子谭文海和孙女谭丽敏还爱讲故事。但他们能不能传承自己的民间故事,谭振山心里没底。

  谭振山说,自己一辈子就是农民,从没想过靠讲故事赚钱。他唯一希望的就是,既然自己的故事成为遗产,那就赶快想办法让它们流传下去。毕竟他的年龄不饶人,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这个店了!   

 

  文章来源:水母网- 烟台晚报 2008-07-04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失传 “故事大王”招来女徒弟
下一条: ·文化抢救让中国年画绝地重生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