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能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 81岁老人要成“国家遗产”
  作者:记者 王志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02 | 点击数:3847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文化局获悉,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已经公示,其中,沈阳的“故事王”谭振山口头文学与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东北大鼓四项榜上有名。作为个体被申报国家遗产,谭振山是全国唯一一位。

  今年81岁的谭振山能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先后有日本、德国学者慕名登门,他还是全国唯一出国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家,但如今,他的故事也面临没有传人的境地。

  “谭振山是板上钉钉了,现在只是还没有发证。”昨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江帆对记者说。

  江教授是谭振山的研究者,她追踪和研究了18年。“他很质朴,善于驾驭听众,营造讲述氛围,具有高超的讲述技巧,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生动见长,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1989年,谭振山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

  “全国目前还没有比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多的人。”江帆说,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全方位反映了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以谭振山的故事活动及其影响来看,在我国故事家群体中也属罕见;加之我国近二十年来较有影响的著名老故事家大都相继离世,因此,谭振山也可说是目前国内外所存无几的口头文学大家。”

  昨日下午1时,记者来到新民,在距离他的家太平庄村20公里打听谭振山,竟无人不知。村民说,村里红事代书喜对、白事兼写挽联,邻里纠纷,夫妻吵架,他都主动帮忙,20年前旱田改水田,没有经费,他还主动送来经费。

  走进谭家,一位身材高大、脚步轻快的老爷子正在院子里帮卖生猪的儿子算账。他就是谭振山。

  谭振山1925年出生,读到小学6年后辍学务农。谭振山说,他从四五岁开始听故事,七八岁就能给别人讲故事。“到现在我还在边听边讲边学。故事得学呀,你要讲得让人爱听,就得研究语气的轻重缓急、脸上的表情。”

  谭振山对于成为国家遗产的事很低调,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这些故事没有人继承。

  “在沈阳北面的新城子有一片水天相连的水泡子,泡子名叫拉塔湖……”采访中一说起故事,老爷子眉飞色舞,打都打不断,记者也听得入神。 (晚报首席记者 王志东)
 

  文章来源:新华网-辽沈晚报 2006年02月09日 16:31:55

上一条: ·南京四月礼佛盛典 “佛教三宝”齐聚释加圣诞日
下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失传 “故事大王”招来女徒弟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