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天下第一秦腔戏班”今犹在
  作者:记者 曹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8 | 点击数:9564
 


  位于高台县城西15公里的宣化镇乐善村自古以来就以“戏剧之乡”著称,成立于明洪武十一年、曾经红极一时的戏班子“乐善忠义班”代代相传,至今仍活跃在乡间。

  古老的秦腔戏班子

  今年70岁的盛世祥曾担任乐善剧团团长29年,如今是乐善忠义班的台柱子。3月7日,记者慕名前往乐善村,见到了盛世祥,因长期演戏,老人生性乐观,精神矍铄。

  “如今我是剧团最年长的人,现在剧团的演员全是我的徒弟。”盛世祥说,他从13岁开始参加乐善剧团,磕头拜师学戏,剧团师承关系非常严格。“我们剧团一代一代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现任剧团团长郭万银笑着说。

  “乐善忠义班长期留存至今,一套古老的制度也被沿袭下来。”张掖市委党校副校长任积泉告诉记者,乐善剧团拜庄王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次演出之前,剧团都要把庄王爷供奉起来,上香磕头,然后才化妆演戏。戏班子演出的剧目也有严格规定,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演《出五关》,四月初八演《求雨戏三湖》,剧团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五月十三这一天,不管剧团演员在什么地方,都必须得赶回来演《出五关》。”盛世祥说。

  盛世祥告诉记者,他听师傅说过,“乐善忠义班”成立于明朝洪武十一年,现在所沿用的化妆用眉子碗和演出前跪拜的庄王爷均为师傅所传承,目前还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有人考证,剧团的眉子碗有200多年历史,而木质的庄王爷据其师傅说是剧团成立之时的物品,照此计算也有600多年的历史。

  史志中的乐善戏班

  3月22日,记者在河西学院逸夫图书馆存书《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综述》中看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奉诏开创河西,驻军于镇夷城(今高台县红沙崖乡沙河村马营岗子),随着屯田戍边规模不断发展,也有大量内地移民流入,其中包括一些半农半艺的艺人,高台县宣化乡乐善堡(俗称大寨子)戏班,就是由这些艺人组成的,该戏班创建年代无法考证。据当地艺人讲,乐善堡人系由山西迁移而来,来时就带有锣鼓、戏箱。

  1953年,该县开展破除迷信活动,毁神拆庙,在拉倒乐善堡关帝庙(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前旗杆时,从杆顶灯匣中发现忠义班账簿一本,上面有“洪武十一年整建乐善忠义班”字样,此簿现已遗失。但当时见到此簿的殷贵廷、刘兴和等见证人仍健在。1957年5月,甘肃省文化局陈光等也曾在乐善堡做过长达四十天的调查,确认这个当时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戏班“是可信的”。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班社与剧团》更为清楚地记述道:“因好乐(唱戏)、好善(信佛)之民俗相沿未改,故堡名‘乐善’,戏班子亦名‘乐善’。又因为乐善班是亦农亦艺、以艺为主的江湖班子,故又称‘乐善忠义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兰州晨报 2011年04月07日 10:23

上一条: ·[朱世强]“非遗”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 遭遇传承断代窘况
下一条: ·南京四月礼佛盛典 “佛教三宝”齐聚释加圣诞日
   相关链接
·[李森 袁玉梅]中国西北地区人神之间的非常对话·[甄亮 甄业]秦地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
·[宫文华]梆子腔的起源、流布及其与道情之关系·[赵懂]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戏曲“第一老字号”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西安易俗社启动百年庆典
·唱大秦腔的小若兰·专家研讨:如何叫响秦腔流派
·秦腔脸谱寻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