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近期一项对1280名公众的调查却显示,93.6%的人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 尽管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差别较大,但仍有84.0%的人赞成城市里过年放鞭炮。
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说,取消鞭炮是对自己文化的不了解、不尊重。我们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到,烟花炮仗给“年”带来的快乐和仪式感。但是,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所建议的“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能否达到挽救“年味儿淡了”的理想呢?
93.6%的人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相反,是公众越来越集中的感觉。如果我们承认“官方叫春节,民间叫年,两套语言系统的分裂不利于文化的长期发展”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话,那么,“年味儿变淡了”就是一种折射,而站在找回文化记忆的立场上,“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真的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吗?
毫无疑问,“现在的民俗,感觉更像是花里胡哨的点缀,就好比馒头上点的红点一样。这不是对民俗应有的态度。”但是,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改变称呼,还是前些年出现的“保卫春节”呼声,都难以改变年的文化色彩越来越淡的现实,尽管这种现实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春节是一种文化的缩影,其中的习俗、礼仪等方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影响。几千年来,人们把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笔者以为,传统的春节通过代代传承,除了文化的象征,还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笔者以为,复兴传统节日,加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并非就是对传统节日过法的“照搬照抄”,否则就是南辕北辙,就是对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漠视,这同样是一种误区。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先生曾指出,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而对春节文化来说,“改变名字”并非是当务之急,相反,注重公众的情感需求,满足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才是正道。
春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继承,更需要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扬弃与创新,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这样才能成为开放的节日。我们应该重视传统中具体的年节民俗事项,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年节礼物等年俗细节共同营造了年节的祥和氛围。
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资源,只要我们经营得法,它就有着巨大的文化增值潜力。但如果以为改变称呼就能挽救“年味淡”,恐怕也是一相情愿的想象。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2011年02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