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2010,文化遗产保护的那些事儿
  作者:乔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3 | 点击数:7060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周年,文化遗产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主管部门议事日程,文物“三普”取得重要进展,灾后文物重建成绩显著,关于名人资源的争夺此起彼伏,围绕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争议不断……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们既看到政府与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公民参与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同时也注意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办法》实施一年,效果不一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前文化遗产的处境确实尴尬:当地方经济发展有需要时,文化遗产被当做“敲门砖”,而一旦被视为城市化进程的“绊脚石”,又马上会遭遇毫不留情的鄙弃甚至出卖。无锡小娄巷、杭州百井坊、南京仓巷,这些尚未拥有明确的文化遗产“护身符”,却显而易见地仍然保留着许多属于所在城市最初记忆的老街巷,已经成了地方商业开发的牺牲品。

      为了能够对此类历史遗迹进行及时保护,2009年10月1日,文化部颁布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在强调文物认定是地方文物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责的同时,明确了文物的所有权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可以申请认定不可移动文物。随后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办法》实施和执行的细则。

      如今《办法》施行已经一年有余,在各地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应,有些地区实施效果甚佳,有的地方则是施行效果平平,究其原因,《办法》的实施效果与各地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直接相关。受到损毁的待认定历史遗迹多处于城市涉及拆迁的区域,文物行政部门管理权责有限,在处理有价值的历史遗迹的保与拆问题上常常并非最终的决策者,对于此类保护问题,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地方制定的城市建设规划虽然充分参考了文物行政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意见,但是最终建设时,原本的保留修缮项目还是被拆除了。

      名人故里之争被叫停

      通过发掘当地名人资源发展经济的做法,各地已是屡见不鲜,然而,一些地方对于名人故里的争夺,却显然已经走偏。

      2010年,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湖北安陆和四川江油从2009年8月起开始了李白故里之争,双方的争闹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最后竟然闹上了公堂。之后,名人故里之争也越发离谱,从李白这样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到孙悟空一类虚构的文学形象,从子虚乌有到无论香臭美丑一哄而上,西门庆故里也成为争夺之地。

      面对名人故里之争的混乱局面,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地方从这种不正确的政绩观出发,在市场动力的负面作用的推动下,把这个事情搞得走偏了。故里之争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庸俗化,文化部决定下文件将其叫停。

      有学者将此类名人故里之争形象地比喻为文化啃老,从中我们窥见如今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困惑,各地打着传承历史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竞相争抢经济利益,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同时对于城市而言,不自觉地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的跳板,为城市的发展过多地捆绑上历史文化因素,体现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如果总是把心思花在如何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上,恐怕结果只能是徒有光鲜外表,而无结实枝干。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12-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新疆卷》表彰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下一条: ·调查: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