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黄艾禾 白伟志]《三国》“东西志”
  作者:黄艾禾 白伟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1 | 点击数:11087
 

  “同文同种”的错觉

  日本人对于三国的执着热情与认真,简直近乎自虐。至今,他们仍会写出无数本书来,考查三国里的史实,三国里的谜团,收集三国名言,绘制三国地图,编制三国大词典。有一个日本职员,就是因为喜欢三国,利用假期到中国来考察三国故地,已经坚持了20多年。至今,到网上搜索,关于三国的购书网页有30多页,每页都包含十几本书。仅就三国人物评价而言,在光荣公司做三国的电脑游戏的同时,日本一家“新人物往来社”推出《三国英雄资料编》,对169个三国人物的统率能力、决断能力等8个方面进行打分,买了书的人都可参与进去,花样无穷。

  而日本的文学,从最早接受三国故事时起,就已经开始走上了与中国文学不同的道路。邱岭与吴芳龄为日本文学总结的三大特点是:追求真实;非社会化而强调个人;悲美。所谓“悲美”,一代日本动画迷和游戏迷恐怕早已在日本动漫中领教。那种满天飞着血红的箭雨的悲怆与凄美,英雄人物经历生离死别时,心碎之处的典雅伤感,都隐隐地在打动着一代年轻的游戏迷们。这些来自东瀛的“三国”,千百年前曾经从中国传过去,不知充盈了多少日本人的内心,现在它们又转回到发源地母国,又会在这边酿出什么样的果实?

  日本大手前大学校长川本皓嗣,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日本,以前常听到‘同文同种’的说法。日本人相信自己和中国人没有多少不同的地方……以为学习同‘文’者就具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到近代以后这种错觉仍然存在着。另一方面,中国人虽然一点也不认为自己像日本人,但就像美国人多觉得加拿大是美国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准州’似的,中国人不也觉得日本文化像是中国文化浮浅的模仿或者派生物吗?当然,这两方面都是很大的错觉。”

  观察日本的“三国文化”与中国的“三国文化”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搜狐-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7月17日17: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光明日报: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亟待强化
下一条: ·烟花禁燃为何这么难?
   相关链接
·[陈嘉音]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化解读:段子与川柳比较研究·[刘晓峰]汉历东传──中国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赵京华]周作人与柳田国男·[吴真]从泼寒胡戏到苏民祭:不仅仅是裸男
·[刘晓峰]什么支撑着今天的日本?·[刘锡诚]中日金鸡传说象征的比较研究
·[程蔷]过年:从传统到现代·[刘晓峰]民族心灵的观察者
·[田兆元]悌道与盟誓·[施爱东]李福清的《古典小说与传说》
·“中日农耕文化比较研究”第二次考察活动在日本进行·中日民俗学者联合考察江南农耕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