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黄艾禾 白伟志]《三国》“东西志”
  作者:黄艾禾 白伟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1 | 点击数:11089
 

  统率力即我们所说的帅才,这项指标决定了战斗行军期间将领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这项指标的top5分别是:魏国重臣、晋朝奠基人司马懿98,羽扇纶巾、赤壁大败曹军的周瑜97,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的陆逊96,日本人最推崇的“万能英雄”曹操96,武圣关羽95。

  武力排名历来是争议最高的,其top5为:人中吕布100,猛将张飞98,关羽和锦马超并列第三:97,“一身是胆”的赵云和虎痴许褚并列第五:96.

  智力排名top5:卧龙诸葛亮100,戏志才的继任者郭嘉98,被阎忠评为足以和张良、陈平媲美的贾诩和凤雏庞统并列第三:97,周瑜和司马懿并列第五:96。

  政治力排名top5:王佐之才荀彧98,“江东二张”之张昭97,发明“九品官人法”的陈群96,诸葛亮和“江东二张”的张纮并列第四:95,曹操94。

  魅力值排名top5:善哭的刘皇叔99,太平道教主张角98,曹操96,东吴大帝孙权95,排名并列第五的是两位美女:曹植《洛神赋》中以宓妃指代的甄氏和正史记载中与吕布私通的董卓侍女原型貂蝉:94,而紧接着的是荀彧、周瑜和关羽:93,诸葛亮92。

  这些数值是对每个人物的综合评判,而并无任何道德评判。对于人物的性格与行事风格、价值取向,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分类。就性格而言,分为:胆小、冷静、刚胆、莽撞。就价值观而言,分为:霸道、王道、我道、割据、侠义、才干、王佐、出世、安全、隐遁。对于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评价,日本人将其轻描淡写为对汉室的态度:无视、普通、重视。

  沿着这套体系下来,日本人的英雄观可见一斑:每个人都是英雄。而其对于三国的理解,与传统中国人的理解,有时有区别,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

  “三国”的“中学东渐”之旅

  众所周知,日本的“三国文化”来自中国,那是“中学东渐”。

  当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时,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没有传到日本,此前没有纪录。日本真正第一个与中国的“三国”故事有关的作品,据邱岭与吴芳龄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记》的作品。它的诞生,大约也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

  《太平记》是讲述日本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小说,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国故事,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讲,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结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太平记》中,诸葛亮的主要表现是“忠诚”与“仁义”。他对主人公刘备的鞠躬尽瘁,一直延续到他死后,还可吓退敌人,给蜀国做贡献。还有,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人悲剧,也都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还不是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社会各阶层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不过,从那个时候起,日本译家们已经在搞“编译”,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开始对原著改编。120回的小说变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说唱套话也都抹去,实现了由说唱故事到读本的转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搜狐-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7月17日17: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光明日报: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亟待强化
下一条: ·烟花禁燃为何这么难?
   相关链接
·[陈嘉音]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化解读:段子与川柳比较研究·[刘晓峰]汉历东传──中国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赵京华]周作人与柳田国男·[吴真]从泼寒胡戏到苏民祭:不仅仅是裸男
·[刘晓峰]什么支撑着今天的日本?·[刘锡诚]中日金鸡传说象征的比较研究
·[程蔷]过年:从传统到现代·[刘晓峰]民族心灵的观察者
·[田兆元]悌道与盟誓·[施爱东]李福清的《古典小说与传说》
·“中日农耕文化比较研究”第二次考察活动在日本进行·中日民俗学者联合考察江南农耕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