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我国古代的节日体系拥有一定的节奏和秩序,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刘晓峰副教授对此进行了多年深入研究。在这四个“月望节日”中,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自古以来还被排成一个序列,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新华网上海2月16日电(记者 张建松 俞菀)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如果将春节比作一首交响乐,忙碌的“快板”腊月二十三奏响春节序曲,合家团圆的除夕夜迎来热情洋溢的高潮,元宵节则好比春节欢快热闹的终乐章。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过了元宵节就代表了春节的正式结束。不过,民俗专家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的眼里,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夜,元宵节的到来,拉开了我国“月望节日”的序幕。
阴性的“月望节日”
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圆圆的月亮被赋予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月亮象征了团圆、思念、纯洁、美好等人们共有的许多情感,因此在月圆之日举行观赏、祭祀、庆典等活动也成为古人的传统习俗,有的则形成了盛大的节日。
我国古代的节日体系拥有一定的节奏和秩序,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刘晓峰副教授对此进行了多年深入研究。
他认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这四个满月之日构成了我国的“月望节日”序列。由于这些节日以“太阴”标志的月亮变成满月为标志,因此具有极强的“阴性”特征。
在这四个“月望节日”中,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自古以来还被排成一个序列,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上元节”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望节日”,就是我们今天的“元宵节”。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上元节放灯的习俗,无论豪宅闹市、寒门陋巷都高挂灯笼,与月争辉,庆祝一元复始、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到来。
据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介绍,我国古代的元宵节更像是老百姓的“狂欢节”。每逢元宵,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参加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宋代京都灯市常常绵延几十里,大诗人陆游曾在诗中这样描述灯会盛况:“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古代的元宵节还是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尤其是女子,在浪漫的月圆之夜纷纷出门赏灯玩乐、识人交友,从而给文人墨客留下不倦的爱情题材。
北宋辛弃疾的千古绝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描述的就是元宵节男女邂逅时真情流露的心动瞬间。北宋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也生动描述了爱情一去不复返的元宵节惆怅与怀念。
阳性的“重数节日”
按照我国古人的思维,孤阴不生、孤阳不立,阴阳相谐,方能万物化生。因此,在节日序列中,有阴性的节日序列,就必然有阳性的节日序列与之相辅相成。
刘晓峰认为,这个阳性的节日序列就是由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构成的“重数节日”序列。
这些节日取一月到九月中,与奇数月相同的奇数日,组合成排序井然的节日序列。而按照阴阳观念,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因此这些“重数节日”具有极强的“阳性”特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2011年02月16日 10:2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