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拜年方式:重情轻物 求真避虚
  作者:记者 李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9 | 点击数:4092
 


  拜年,自汉代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一些新的方式。

  兔年春节将至,您怎样拜年?登门?电话?贺卡?网络……民俗学专家们说:无论哪种方式,只要适合自己、适合这个时代,就是好的。

  拜年方式要与时俱进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拜年是中国人重构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已经把拜年的这个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拜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礼数”,有时就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繁文缛节,并使自己深陷其中。中国人在礼数上有个讲究,叫“宁落一屯,不落一人”。意思是说,拜就都拜,拜这个不拜那个,反倒会得罪更多的人。这样一来,拜年似乎又成了人们的一大负担。

  曲彦斌(辽宁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旧时代,繁文缛节的拜年仪式,是那一时代的社会现实的要求,未必完全不合理。但是,任何事物一当脱离了现实的需要,违背了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进行变革,否则就会遭到抛弃。从古至今,拜年习俗一直在渐进式地变化着,周秦时代以及后世那些繁文缛节的拜年习俗礼仪,在今天已经所存无几。

  原本作为日常社交活动中使用的名刺、名帖,后来衍生为拜年的贺帖和近代以来的贺年片,就是由于人们为摆脱过年那几天当面拜年的负担,而采取的一种替代方式。明代杰出画家文征明写过这样的《拜年》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所言正是拜年习俗的变革与时俱进。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拜年的方式和载体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短信拜年、网络拜年都不错。我认为应提倡亲朋聚会、共同游览、共同观赏等游乐,满足现代人的社交需要。现行的送压岁钱的做法,易导致只重钱数不重情份,我们可以提倡改送“压岁礼”——送给孩子最需要、最希冀的礼品,礼轻爱心重,孩子可由此感受亲情爱心。

  拜年要防变味

  曲彦斌: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拜年活动必要的传统礼俗。试想,如若一律禁止正常的礼尚往来,莫说是过年,那样的社会交往就不缺少点儿什么吗?这样的缺项,无疑是一种人情冷漠。但是,以礼物的轻重判断情感的厚薄就不好了。

  李汉秋:曾经,由于物质匮乏和一些不正之风,人们拜年的时候,送礼成了必须的项目,甚至礼物的价格成为衡量拜年者情意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准,拜年的意义被扭曲与变型了。

  陈旭霞(社会学者、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有些人假拜年之名行行贿之实,甚至以压岁钱的名义行贿,此举不仅伤害了“拜年”的庄重感、真诚感,而且是对下一代的误导。试想,一个从小就把拜年当成“挣钱”机会的孩子,长大后能懂得拜年时尊老爱幼的真谛吗?

  曲彦斌:借助拜年掺杂诸如行贿性质的送礼之类行为,扭曲了拜年的本意。当礼尚往来的拜年失度、变味,或者成为额外的物质负担、精神负担,也就变成了陋俗甚至恶俗。这时,社会也就要通过辩风正俗,加以抵制或纠正。

  李汉秋: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这些年短信拜年给人们相互之间的新春祝福、联络感情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是人们从注重物质享受向注重感情交流转变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拜年形式。

  拜年重在传递情感

  李汉秋:拜年最核心的是情感交流,这或许是它得以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

  陈旭霞:无论是哪种拜年方式,只要体现出拜者对受拜者的情感就可以。曾经广受好评的短信拜年,在这几年却屡遭诟病,究其原因就是情感的缺失。我也曾多次收到内容完全一样的拜年短信,甚至有人连称呼、署名都没改就发过来了,这样群发的短信谈何情意,还不如简简单单一句“给您拜年”真诚。

  李汉秋:拜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这是培育民族精神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培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而是让人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养成。从孩童时开始,就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不断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于乐,在欢欢喜喜高高兴兴中接受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过年氛围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强烈地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同时也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所以,拜年应重在文化、精神、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上。(本报记者李 韵)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1-01-27 03:27: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辞旧迎新,我们可否人文一点
下一条: ·从回家过年看文化之根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