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个以年为单位的驿站。团圆、回乡,是身体的归家,更是心灵和精神的皈依。数千年来,中国人在传统习俗和仪式中“过”年,在情感的交融与宣泄中享受满足、安宁与祝福,获得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慰藉。
在现代社会,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严重冲击,消费心态抵消了情感体验,商业气息取代了浓郁情谊,功利主义侵蚀了人际融洽。鉴于此,春节的辞旧迎新,我们可否人文一点?重新挖掘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利用这个节点,停一停脚步,调一调节奏,换一换思维,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心灵诉求和精神生态。
调整浮躁心态
尊重习俗仪式
“古代农业社会,一到冬天,大家完全是休息状态,有时间亲自磨面包汤圆,全家共同忙年。”南京的民俗专家薛冰说,在忙年的细微之处,有了仪式感,增添了年味。
在快节奏的今天,过年仪式越来越简单,像祭祖这样的环节几乎消失。在薛冰看来,“俗随时变”,为生活奔波一年的人,不想再花心思“忙年”了。过年仪式被“改良”,并形成了一些新的仪式。
但在不经意间,我们被一些恶俗“绑架”了。比如,短信拜年唱起主角,人们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几乎都遭到拜年短信的狂轰滥炸。某种程度上,短信拜年适合快节奏社会,方便现代人沟通。但很多拜年短信,只是为“应付”人际交往,它们多是转发,有马虎者甚至连祝福对象的名字都写错了,收信者倒也一笑了之。这些转发的短信,让情感在流水线上机械传递,越传越淡薄。而传统的面对面式的拜年越来越令人珍惜,因为这种形式让人觉得温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作为辞旧迎新重要标志的鞭炮,也渐渐地成了炫富、求财的工具。从大城市的“全面禁放”到“有限开禁”,老百姓有着难以割舍的鞭炮情结。但过去人们放鞭炮,是为了驱瘟逐邪,图个喜庆吉利。而今,大年初五“迎财神”的鞭炮声盖过了除夕夜,鞭炮越来越成为一些人炫富和求财心理的功利表达。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春节意味着穿新衣新鞋,在新衣服一年四季都能拥有的今天,春节的着装失去了纪念和庆典意义。前几年春节期间唐装风行,其实是大众渴求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心理折射。然而,缺乏量身定做,缺少对服饰内涵的尊重,市场上满眼是批量式生产的劣质唐装,加之跟风穿着者乱搭唐装、徒留艳俗,这股服饰的中国风也随之昙花一现。
“当新的仪式脱离了传统的文化内涵,或许就违背了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的本意。”在香港科技大学民俗学博士邱月看来,仪式是民间长期传承的产物,这些仪式跟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信仰、心理的变化息息相关。
邱月认为,旧仪式没了,更需要一些融入时代特质和城市特点的新仪式,比如纽约市始于1904年的水晶球落地倒计时迎新年仪式,台北市101大楼市长主持的迎新年仪式,上海市始于2000年的城隍庙新春祈福仪式等。“集体的迎新年或祈福仪式,可以给市民以共同的期待和向往,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推广了城市形象,成为城市新的文化标签。”但邱月强调,新仪式也要跟年俗相结合,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改良。
摆脱物质束缚
回归诗意宁静
不仅传统民俗日趋淡化,商业社会的过度物化也侵蚀着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春节,正像其他所有节日一样,被商家“包干”,演变成一场利润杠杆撬动下的商家狂欢。
各种商业元素无孔不入,影响着普通百姓的过年方式,侵蚀着传统的春节文化。家住南京夫子庙的陈大妈说,记得小时候在苏北老家都是“请”福字,自家买好红纸,请镇上的私塾先生帮忙书写。现在倒也省事,春联是银行送的,“福”字是超市送的,就连窗花都是保险公司的赠品。精致倒是精致,可其中的内涵和特色又在哪里呢?
不可否认,市场和商业在传统节日的演变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在春节这个消费旺季,包括商业元素在内的各种新元素的加入,难以避免又必不可少。然而,商家常常只是将传统节日的外在形式简单剥离出来,作为商业炒作的载体,传统习俗、仪式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却被弃之一边。
“回家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记者发现,央视“标王”时段的广告中,有很多打着“新年牌、亲情牌、友情牌”的内容:“送长辈,××酒”、“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 “春节回家,×××酒”、“过吉祥年,喝×××”……虽然不乏节日氛围,但其创意背后无一不是剑指受众腰包,从而矮化了人间真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新华日报 2011年02月02日 08:49:4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