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观察者不难发现,“跟风”已经成了当下最为强劲的一股风潮处处弥漫,从养生到申遗莫不如此。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遗产,“申遗热”再度袭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项目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申遗热浪”波涛汹涌,“非遗物化”前景堪忧。在文化部日前举办的“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论坛”上,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对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向钱看”问题表示了严重担忧,“现在有些地方的泼水节天天泼,来一拨泼一拨,这么干挣钱,还有什么文化保护的意义。”国家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也对此类现象提出批评:“我觉得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是很危险的倾向,要及早堵住,别让其泛滥。”
申遗也好,非遗保护也罢,归根到底着陆点都应该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遗憾的是,现实种种使得文化保护的美好夙愿总被GDP增长的影子笼罩着,文化“被物化”、“被功利”的趋向越来越凸显,竭力要守护的那片精神家园也日渐荒芜。文化遗产保护迷失在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中,世人各取所需把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撕成碎片推向了市场。事实上,这样的“保护”态势已使得文化遗产的传承链条开始断裂。
回头再看这新一轮的“申遗热”,“非遗物化”中前期没有太大投入,而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是不遗余力。“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这巨额的申遗花费让公众瞠目结舌,不过在申遗专家眼里这些钱都是值得的。此前,有媒体曝光贵州省荔波县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该县因申遗而欠下两亿多元的债务。7月12日接着又有媒体报道,河北正定为申遗欲投150亿元恢复古城风貌。
虽然各地政府在申遗中高高举起了“保护文物”的旗号,但在公众心目中,地方政府申遗的热情几乎全部来自于申遗附带着“印钞机”的功能,与其说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景区文化而申遗,倒不如说是为了商业性开发而申遗。有了世遗的名号撑腰,地方政府所辖景区的身份立刻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在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景观档次的同时,滚滚旅游财源也不尽而来。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景区成为世遗前后的旅游收益变化,无不证实着世遗就是“摇钱树”的坊间比喻。
“申遗热”并没有为国人带来正确的遗产观,相反,申遗之后“重开发轻保护”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也正因如此,当甘肃张掖因资金缺口退出丹霞地貌申遗的消息传来后,舆论毫不吝啬地为其鼓掌。各地非理性投入吹大了“申遗泡沫”,而张掖量力而行退出申遗行列,这也不失为一种“保守”的保护,至少,它没有为大规模的商业开发铺路。
从“非遗保护”到“申遗热”,保护文物遗产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响了,在这样的口号中,“文化”成了生产力的“发动机”,而所谓的“保护工作”也早已异化为攫取经济利益和政绩的筹码,早已背离了公共文化的要义。那些具备商业价值的文物或遗迹有幸进入了官方视野,被开发或榨取着它的剩余价值,而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文物,“命运”却要糟糕得多。在安徽泗县,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释迦寺被地产商开发掉了;在江苏镇江,13座宋元粮仓虽有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护身符”,但无济于事,最终被毁于叫做“如意江南”的楼盘开发中;在湖北鄂州,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同样面临被开发商拆除的命运……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保存下来的文物,最终却毁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情何以堪。
这似乎就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宿命,经济先行的理念之上,能被商业开发的极尽所能被商业榨取,没有“利用价值”的就要一股脑地让位于火红的房产商们。相比习惯于将保护遗迹与保护历史、维护国民荣誉感联系在一起的“视古迹如宝”的欧洲人,经济效益成了我们至高无上的追求。即便是保护文化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我们也没有看到“文化圣战”的打响,分明听到了“钱袋子”哐当的声音。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2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