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安德明:老外缘何喜欢中国年
  作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1 | 点击数:5227
 


  过了腊八,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郁起来,人们开始为了庆祝活动作准备,许多国家的中国城里的游行表演也即将开始上演。近年来,外国总统、市长向华裔拜年贺岁已不新鲜,有的国家还把春节定为公共假日,中国年为何能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注意与参与?

  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与其社会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作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与整个农耕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春节是一年的开端,也称“岁首”,在古代其实一直叫“年”。这个时间恰好处于农闲时节,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和着大自然休养生息的节拍,通过一系列具有特殊规定性的习俗活动来隆重度过。

  不同地区的人们有关春节的感受不同,表达方式也往往会有较大差异,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习俗,并衍生出许多民俗节日、民俗庆祝活动,并有舞龙、舞狮、年画、中国结、桃符等象征物。这些充满喜庆、各具特色的标志物及民俗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成为春节吸引外国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各地庆祝春节的方式有所不同,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对特定时间的统一认同。在同一时间,以各种形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辞旧迎新的共同心愿。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庆祝时间更替的习俗,而春节恰巧是一个在公元纪年之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这无疑也是外国人好奇的地方。

  从春节本身的特质来说,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看一看每年春运期间到处紧缺的火车票和汹涌的回乡客流,就能够感受到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埋藏在我们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根深蒂固,仿佛是打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的烙印。这种团圆习俗,在海外华人中也深深扎下了根。华人在多地居住,每当春节,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这种“母体文化”的认同,对周围的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春节团圆的气氛、红火的热闹劲儿,是外国人渴望深层了解的。

  在外国人心目中,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无论是其形式,还是本质,都充满了神奇。过中国年,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1月13日09: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年礼是个润滑剂
下一条: ·拜年:温暖的文化仪式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