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董树人:北京方言像胡同一样消失很快
  作者:记者 郭少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2 | 点击数:8533
 


   (记者 郭少峰)北京语言大学退休教授董树人编写的《新编北京方言词典》将在未来几天正式上架,这本词典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董树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因为北京方言像北京胡同一样消失得很快,为了抢救北京方言,所以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词典。
 

  今年新词亦有收录

  《新编北京方言词典》约46万字,共收单字条目860余条,多字条目9340余条。董树人介绍说,本书所收的词语限定在七十岁左右的人还在使用,或虽已不用但还能懂这一范围内,也收有少量今年产生的新词语。

  这本词典是继20年前出版的《北京土语词典》后第二本北京方言著作,以往的同类著作,如徐世荣的《北京土语词典》主要是描写北京城区的语言状况。董树人则根据目前北京地理区域越来越大的现实,在本书中收录了一定量的近远郊词语,包括农业和农村词语。

  从开编到上市历时10年

  据估算,该词典较《北京土语词典》新添了两千多条北京近远郊方言词汇,并对约10%的词条解释做了一定的修订和扩充。董树人说,为更加全面地汇集北京方言,自己走访了一些近远郊区,同时查看历史资料以及和方言有关的小说,收集了许多民俗方面的词语。“改革开放之初我就在收集语料,从开始编写到正式出版上市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

  词典中收集了绝大部分北京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像“趴活儿”“嗝屁”“份儿钱”,还收录了诸如“打尖儿”(掐去棉花顶端的尖儿)一类的农业词语,并新增了一些类似词典中极少见的方言词,如老星儿、书子、蹲拍子等。

  ■ 对话

  “北京方言像胡同一样消失很快”

  新京报:当时怎么想着要编写这本方言词典?

  董树人:20年前徐世荣编写《北京土语词典》时,北京城的概念是老城墙以里,也就是现在二环以里,现在的北京都有六环了。他收集的北京土话也多局限在当时北京城里的土话,北京变大了,方言收集也该增加了。

  新京报: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最新的网络语言是否被收录?

  董树人:认知年龄的上限是70岁左右的老北京人,还在使用或虽已不用但还能懂的,也收有少量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新词语,比如“倒爷”“练摊儿”。我没有收录网络语言,因为我都75岁了,连发邮件都不会,不懂这些网络语言,收录了可能会闹笑话。

  新京报:在收录时花了多长时间?

  董树人:积累资料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正式动手编写这本词典是2001年7月,2007年7月交稿,这前后花了六年时间,以后把稿子交给出版社,又等了三年多时间,这中间还删除了一些词条。

  新京报:你在编写这本词典时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是什么?

  董树人:我是河北涿州人,离北京比较近,对北京方言还算比较熟,但也会有少量的词不懂,比较困难的就是虽然有些词我懂得是啥意思,但调儿不懂,这就需要查工具书或问朋友。

  新京报:跟徐世荣的《北京土语词典》相比,这本方言词典在收录词条上有哪些特点?

  董树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底层和民俗的方言,还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词条。他的版本中有关基层的和民俗的比较少,他对东城区的高层社会里流行的土话比较熟悉,但有关底层民众的土话就比较少。

  新京报:你在编写这本词典中都有怎样的感受和发现?

  董树人:我就是发现北京方言消失得特别快,就像北京胡同一样。其实北京方言词典对研究历史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研究地域文化也很有帮助。我希望用文字的方式将这些词固定下来,让以后的人也能懂得现在的文化。在查阅一些晚清、民国时期的文献时,方言词典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阅读者的理解提供方便。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新京报 2010年12月11日 08:07

上一条: ·[郭文斌]把孝变成一种时尚
下一条: ·[林雅华]一字之易 拯救历史——由湖北襄樊更名说开去
   相关链接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王祥 孙剑艺]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张遵勇]基于民俗视角下的江淮地区牌九、麻将方言术语调查实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