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近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述要
编者按:近日,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召开,209项研究成果获表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出席并讲话。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颁发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209项获奖成果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12个学科领域。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萧放的《中国民俗史(六卷本)》获特等奖,北京大学叶朗的《中国文化读本》等39项成果获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的《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等169项成果获二等奖。蔡赴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要联系实际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国家和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当前尤其要根据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研究人口、交通、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等课题。要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理论、学术创新,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都核心竞争力;要不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要不断加大对优秀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更好地运用于各项决策和解决问题中。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关注首都发展与实践,以更加丰硕的创新成果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纪实
本届获奖成果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成果,较之往届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涌现出一批成果厚重、资料珍贵,有重要学术贡献和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获特等奖的六卷本《中国民俗史》是中国第一部以国家课题形式确定的系统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著作,填补了中国民俗史学术空缺,具有重要意义。张静如教授主编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卷本)》,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北京社会建设60年》,叶朗教授等著的《中国文化读本》等成果都是学术上的扛鼎之作。
针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直接为决策提供对策性建议的论文及调研报告类成果在本届获奖成果中占有显著位置,体现了首都社科工作者关注首都发展、回应实践需求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如《关于北京市“蚁族”群体的调研报告》、《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北京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当代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等均属此类。其中相当一部分成果已经或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依据或重要参考,有的成果在实践和应用中,已产生积极效果。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自1987年开始,伴随二十多年实践的发展,社会影响力日益彰显。但进入新时代,这一工作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市评奖委员会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哲学社科评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北京市哲学社科评奖工作与时俱进。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秋秋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只有体现学术导向性、理论创新性、实践指导性的高度统一,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改革开放和服务大局提供理论支持,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本届评奖工作在启动之初,就把“坚持导向、繁荣学术、鼓励创新、优化生态、推出精品、扶持新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评奖办公室同志深入高校、科研单位调研,总结经验、查找差距,确保评奖工作与时俱进、科学规范,既增强了社科评奖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又有效地调动了首都社科界参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奖工作中,始终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的原则,严把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确保优秀成果的正确方向,体现出鲜明的导向性、权威性。正如市委宣传部傅华副部长指出的,“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大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不仅仅要体现公正、公平、规范、科学,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评奖工作中对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并重,强调高度关注厚积薄发、扎实严谨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高度关注言之有物、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创新成果,高度关注植根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使一大批体现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获奖成果得到较好地展现。
在评选过程中,坚持优化学术生态的导向,坚持倡导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力推学术精品,鼓励学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持扶持中青年学者的导向,注意通过评奖活动给中青年学者创造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团结凝聚和扶持一大批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促进了首都社科人才队伍建设。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哲学社科评奖工作必将为推进新时期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科研)
【特等奖点评】
“这是一个小的文化长城”
钟敬文先生是一个有高度民族文化情怀的学者,他一辈子从事民族基础文化的研究。2000年钟敬文教授以97岁高龄申请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课题。钟先生在课题启动会议上动情地说:“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这是一个小的文化长城”。他将这一课题看作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工程。他生前曾把这部著作叫做“中国文科的宝贝”,深情地说:“我们现在正在编写六卷本《中国民俗史》。这套书出来了,就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科的宝贝。”这本书还能够改变过去那种不正常的情况,即“到现在为止,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学者,在世界上知名的,往往都是外国学者,但也不能老是几个外国人的名字,中国民俗学者自己要争气”。现在看来,这部六卷本巨著正是争气之作、扬眉吐气之作。此书出版后,获得各界好评,荣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专家点评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教授):这部著作是中国民俗史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学术价值重大。这部著作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其中的一个,就是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特别是“理论自觉”,因而能够对学界起到引领作用。这部著作提出的很多理论观点已经成为并将进一步成为学界的集体记忆,成为能够持久产生积极影响的学术资源。
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也将近百年历史,但是以往的研究只是在理论和具体民俗事象的研究方面,很少顾及史的梳理。上个世纪虽然分别有张亮采、邓子琴的《中国风俗史》出版,但都不是系统、全面的民俗史著作。而钟敬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俗史》填补了中国缺少民俗史的空白,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国民俗发展史著作。这部著作出版的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是一部以民俗学理论为指导的学术著作。
【相关链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求是理论网-北京日报 2010年12月06日10时53分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