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
  作者:西北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3 | 点击数:5097
 


  8月22日至27日,由温州大学和韩国历史民俗学会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沈滕求、宋华燮等韩国来宾,萧放、陈勤建、苑利、顾军、陈华文等外地学者和邱国珍、黄涛、洪振宁等温州本地学者。会议期间,大家就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界的交流进行了广泛而友好的对话。

  24日八点三十分,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是会议代表致辞,温州大学副校长赵敏、韩国历史民俗学会会长宋华燮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苑利教授等先后上台表达了对扩大中韩区域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和对会议成功举办的良好祝愿。

  短暂的休息之后,议程进入大会主题发言阶段。萧放教授、宋华燮教授、吴松弟教授、邱国珍教授、陈勤建教授、洪振宁先生分别做了大会主题发言。萧放教授以《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为题对历史民俗学的概念和中国历史民俗学的拓展、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定义、性质、范围、特征、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宋华燮先生以《韓國 石舟說話 硏究》为题对韩国石舟传说与明朝相关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挖掘。吴松弟教授向我们详细描述了浙江泰顺宗祠祭祖的情况与他的初步研究。邱国珍教授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温州七夕节和汤和节为例谈了她对区域民俗文化的理解。陈勤建教授对历史民俗在区域文化中的传承和重构进行了精彩阐释。温州地方学者洪振宁先生以声色具貌的语调向代表们报告了他对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研究。宋华燮先生代表韩国民俗学会向温州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赠送了书籍。

  下午的会议分为三组,第一组第一场由邱国珍教授主持,沈勝求教授、萧放教授评议,李海濬、杨剑龙、林亦修、董乃斌等教授分别作了向大会宣读了了自己的论文。李海濬教授通过翻译向代表们报告了他对韩国传统社会的族契组织的类型与性质的研究,林亦修教授提出了地域文化的人神互动范式,指出传说和仪式是理解人神互动的关键。这一范式对构建民间信仰,乃至民俗学的方法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二场由董乃斌教授主持,杨剑龙、李锺书教授评议,李龙海、胡晓慧、沈勝求、连晓鸣等教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向大会作了报告,沈勝求教授就朝鲜时代武庙的性质和关王庙的变迁做了发言。萧放教授谈了他对上述诸位学者报告的看法。第二组第一场由温州大学社科处陈安金处长主持,程蔷、朴現圭教授评议,顾军、陈华文、苑利、刘金柱教授宣读论文。苑利研究员向代表们报告了人类财富视野下的文化跨国保护问题陈华文教授讲了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场由苑利研究员主持,陈华文、金旻玉教授评议,朴現圭、赖施虬、刘芝凤、陈安金等宣读论文,朴現圭教授讲了浙江平阳新罗庙的记录和现况。陈勤建教授自由发言。第三组第一场由温州大学历史学学科带头人王海晨教授主持,吴松弟、金東實教授评议,郭长根、王贵元、陈明舒、黄涛等宣读论文。黄涛教授以历史的发展为序,对中秋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的赏月风尚。第二场由温州大学图书馆张靖龙先生主持,刘石吉、郭长根教授评议,潘一钢、赵肖为、王海晨、姚周辉等宣读论文,姚周辉教授重点讲了“五服”人口规模的“敦巴数字”现象及其划定因素。宋華燮教授自由发言。

  会议过程中,中韩学者就历史民俗、区域民俗、温州地方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为中韩两国民俗学界继续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开放和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相信,在中韩两国民俗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韩文化交流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10-8-29 08:19

上一条: ·专家学者讨论平果嘹歌抢救与传承
下一条: ·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
   相关链接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刘永发 李庆]人文之汤:洛阳汤文化调查与探究
·[高静]架桥求花:中韩祈子仪式的对比研究·[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
·[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
·[赵世瑜]历史民俗学·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
·[陈策]中韩两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比研究·“多元一体——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青举行
·[彭伟文]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许辉]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汉唐风土记
·[吴钩]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萧放]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中韩共同谱写“人文共同体”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价值理念
·中韩传统面具文化交流活动在川举行·[龙晓添]“历史”研究路径探讨
·[孟令法]杨府爷信仰在畲族社会中的辐射性影响研究·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