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序言
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授和学习民间文学功课的教师、同学所盼望的这本教材,跟大家见面了。这对于我们参与它的计划、编写工作的人来说,自然感到欣快,同时也不免惭愧,因为我们送出去的这件产品还相当粗糙,我们没有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民间文学”这门功课,在我国大学讲堂上的开设,有它自己的一段历史经历。像大家所知道的,在五四运动以前,这种“野人”的文艺,一般的是被轻视的(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情形有些变化)。新文化运动以后,它受到一定的重视,记录作品的集子出版得多起来了,一些有关的理论文章和翻译论著也出现了。但是作为高等学校讲习的一门功课,虽然不是完全没有开设(例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在1949年前就曾经开设过这门功课,尽管各有自己的出发点,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却是不普遍的。
1949年10月以后,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在教育部颁发的中文系课程表里,列入了这门功课,当时用的是一个根据外文的译名,叫“人民口头创作”。接着,有的学校还开始招收了研究生。这固然跟当时在教育制度上学习苏联的热潮有关,而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新中国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到了1958年,它受到风浪的冲击。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后,从全国范围看,它基本上被取消了。“文化大革命”的年月里,它不但被鞭尸,而且跟它有关的人和物也成了罪犯、违禁品。这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民间文学(其他文艺、学术也一样)所遭受到的最悲惨的境遇!
……
后记
在高校民俗学专业系列教材中,《民间文学概论》与《民俗学概论》最具相关性,两者在学术史、理论和方法上都不可分离。本次修订,旨在反映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和学科范畴,并在专业教育领域内,体现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分科差异,说明民间文艺学独立成为教育门类和课程目录的历史、成熟程度和已有教材形态。
《民间文学概论》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民间文学理论教科书,出版距今已30年,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就民间文艺学本身的建设而言,它至少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将这门学科高校制度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在高校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其课程进入全方位的学位培养,成为造就专业高级人才的理论基础;二是将这门学科体系化,构建了民间文艺学的理论系统;三是将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列入现代大学教育工程,为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奠定了前期学术探索基础。这些工作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从社会实践上说,它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国内新时期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运动的展开,成为1979年文化部发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搜集整理运动的理论指导蓝本,也成为1980年后我国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书刊的学术指南。它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支配着民间文艺学专业的主流话语,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中青年专业学者,解决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这方面教材青黄不接的问题。在它出版后的二十余年中,经几代学人的连续努力,又发展出许多新的学术生长点。至1998年,另一部高校文科统编教材《民俗学概论》问世,两者配套,使这种民间文化科学的研究羽翼丰满。一部大学教材的影响力能达到如此程度,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
书章摘选
(1)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民间文学来自社会最底层,所以自古以来各个阶级都从政治方面注意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据说官府设有采诗官,专管采录民间风谣,其政治上的目的是为了“观风俗,知薄厚”。在近代资本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的统治,它们也很关心民间文学的研究。和各个剥削阶级不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工人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运用民间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重视民歌的政治意义,经常把它当做斗争的一种工具。列宁在谈话中特别强调要从政治的角度来概括和审查民间创作,重视根据民间文学材料来研究人民的希望和期待的工作。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主张运用民间文学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期他提倡搜集民歌,后来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又主张通过歌谣了解群众情绪,运用歌谣等通俗文艺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毛泽东运用古代《愚公移山》的传说,动员全党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而努力奋斗,使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发挥了积极的政治作用,也为民间文学遗产古为今用树立了榜样。
民间文学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其中也包含着人民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评价。因此郭沫若说:“民间文艺是一面镜子,照出政治的面貌来。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挽救民族危难,解放区广大人民翻身解放,因此,他们唱出《东方红》等对中国共产党和对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颂歌,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民心,传达了时代的声音。
……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