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国际机构组织、15个国家和地区、160名专家学者、300多同声传译耳机,没有人会怀疑,当这些规模数字出现在红河会堂时,这决定是一次世界性的会议。13日,“首届哈尼梯田大会”在红河州府蒙自隆重启幕,于是,关于保护梯田文化、关于发扬农耕文明的话题在这里碰撞出思想火花,同时,这也是一席观点盛宴。
赞美:对生物多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记载,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千余年的垦植中,构建了“梯田-村寨-森林-水系”四素同构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对哈尼梯田,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专家闵庆文研究员这样赞叹:哈尼梯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震撼的农业景观、巧夺天工的农耕艺术、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不仅对本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梯田研究专家史军超说,在去年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哈尼梯田依然保持了青山绿水,顽强地抵御了持续干旱,经受住了恶劣气候的考验,不仅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在收获季节,梯田还获得了巨大的丰收,展现了神奇科学的生态魅力。
担忧:过度开发将带来保护负担
随着媒体广泛宣传和旅游的深度运作,红河哈尼梯田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而全世界游客的纷至沓来,也让哈尼梯田的人气指数节节攀升。
专家们认为,具有文化标本价值并正处于申遗阶段的哈尼梯田,经受不起过度开发的折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白海思博士说,哈尼梯田的旅游开发一定要把握适度,不然它的原本生态将遭到破坏;有民俗学方面的专家认为,民俗是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开发带来的强势商业,某种程度上会分散民俗与梯田之间的联系。
开发旅游同时也给当地民众带来可观的收入,并将保证哈尼梯田的持续发展,所以不少专家则认为适当开发旅游非常有必要。
呼吁: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梯田工作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哈尼族村寨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打工生涯。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耕种梯田的人数逐年减少,这意味着梯田保护主体的力量越来越脆弱。无疑,这样的现象令专家学者们忧心忡忡。
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代表杨璐年表示,他曾到过日本考察当地的梯田,在日本的梯田地区,许多年轻人因为梯田广种薄收而出去打工,导致很多梯田无法耕种,他在元阳考察梯田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这将导致哈尼梯田的未来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此,白海思代表和中国民俗学博士苑利及其他多名专家建议,梯田的旅游开发可以采取社区参与的办法,让当地民众也成为开发和受益的主体,通过这样的办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梯田工作。(本报记者 陈文)
文章来源:新广网-云南经济日报 2010-11-16 23:5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