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文化学者:仪式感消失道德没寄托 破坏或将更严重
  作者:记者 周怀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20 | 点击数:8343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不论中外,官方还是民间,仪式一直都是一个社会群体不可缺少的共同活动。一个人的一生,生日、节日,婚丧嫁娶等,都需要通过仪式来体现和完成。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仪式越来越缺少认同感,过年过节越来越没有意思,生日节日无非就是大吃一顿,婚丧嫁娶草草了事。个人的一生,生日、节日,婚丧嫁娶等,都需要通过仪式来体现和完成。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仪式越来越缺少认同感,过年过节越来越没有意思,生日节日无非就是大吃一顿,婚丧嫁娶草草了事。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表示:“仪式感的消失,让整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彻底地无法安顿,道德没有了寄托,最终造就的是一大批没有终极关怀的物质主义者。而这种对于仪式感的破坏,可能还将继续严重下去。”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621人(其中“80后”占48.9%,“70后”占37.0%)进行的调查显示,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15.9%的人则认为“没有淡漠”,9.8%的人觉得“不好说”。另外,61.5%的人将缺乏仪式感归结为“仪式教育缺乏,不了解仪式的内涵”。

  失了精神,仪式难留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仪式,而这些仪式,无不体现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觉得过年过节没有意思,李河说:“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些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李河说:“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活动形态。人类学上对于群体之间的差异有很多识别的标志,仪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从外部来说,仪式有三个特征,其一,它是群体性的。其二,它一定体现群体的文化特征。其三,它是识别群体差异的标志。从内部来说,仪式也是群体中自我认同的标志,你认同了这些仪式,也就说明你融入了这个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仪式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李河说:“儒家的仪式非常完备,大到祭拜天地祖宗,婚丧嫁娶,小到生日节日,都有一整套严格的仪式。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义理学说,有一位西方学者研究儒家文化,就是从儒家的诸多仪式中开始。所以说,最重要的仪式,一定都是精神性的。人类的生活,有两个重要的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超越物质的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W·本杰明曾经说过,仪式和文化,第一代表着群体中的认同,第二代表着整个群体的超越性信念。”

  世界不应缺失另一半

  仪式感代表着一个群体,乃至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对此,李河说:“我们不是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历史、有未来,我们的来处是清楚的,我们的去处也是清晰的,我们不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会偶然离开。我们的生活不是独立的,这一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仪式,正是建立这种群体认同的途径。”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精神世界?李河说:“超越性的世界是人的一部分,但在现代性来临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去魅,也就是不再相信超越性的世界。去魅固然有其作用,但是它更使得人们没有了来处去处,变得无所顾忌。就我们来说,这些年来,物质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在精神上却一直在破坏,我们烧掉了家谱,没有了来处,丧葬越来越不郑重,没有了去处,我们成了孤儿,孤单地存在,孤单地离开。就比如说墓地,这是一个人的归宿,现代人不相信归宿,觉得人死了,一切回归大自然,实际上不尽然。前不久我在国外还看了很多墓地,有名人的,也有城市里普通人的墓地。站在那里,你就会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一个人死去,并非一切都消失了,他还留下了他的精神,还会给人们感悟和记忆,我们凭吊古人,不但能够体味历史的沧桑,也能够接收到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精神的价值。”

  精神世界同样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倘若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失去它,那么他们的世界也就缺了一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晨报 2010年10月20日 08:25

上一条: ·调查显示老人缺精神慰藉 专家吁设重阳节为假日
下一条: ·百年老宅拆迁 继承引发后人纠纷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