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中国加快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全球开放进程
  作者:记者 邢利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6 | 点击数:4983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中国将采用数字化方法,建立数字化少数民族古籍图书馆,面向全球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16日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正式挂牌。该中心将成为专门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工作的科研机构。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挂牌仪式上介绍,该中心将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广泛联系,开展密切合作,使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得到有效保护。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代表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丹珠•昂奔透露,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是该中心工作之一。中心将把数字化的古籍资源在网络上有偿或无偿发布,提供互联网用户使用。

  此外,信息中心还将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的各种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研究资料,建设一个权威性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资料库,为国内外学者提供完备学术资料。

  中心未来的工作还包括:组织若干具有牵动性的项目,带动地方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等。“一个名符其实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的建立,指日可待。” 丹珠•昂奔表示。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与丹珠•昂奔共同为信息中心揭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学术委员会”同时成立。(完)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0月16日 13:19

上一条: ·《方志百科全书》编纂工程启动
下一条: ·甘肃藏汉双语人文类纪录片《朝天堂》完成制作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