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黎平县的中学音乐教师吴显艳在新学期有了一个新角色:贵州师范大学侗族大歌音乐“本科班”的一名学生。她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会唱更多的侗歌,而且学会创作。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专科、本科、研究生全部涵盖,它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非遗教育研究,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有专家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除了极少数单位之外,多数非遗教学研究单位是仓促上马的,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承担起保护非遗的重任。
凑不齐学费的侗歌“本科班”
黎平县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故乡。8月23日,该县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侗族大歌音乐“本科班”开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侗族大歌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更好地传承保护侗族大歌。
此次招收的352名学员全部来自贵州省黎平县,这些学员的学历层次不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有事业单位干部、学校教师,也有农民和社会人员。黎平县侗族大歌学校教师宋光成告诉记者:“上‘本科班’是县里的要求,包括学校在内的每个事业单位都要报上一名学员。”
吴显艳是该县罗里中学唯一的音乐教师,也上了“本科班”。然而新学期的课程让她感到有些失望:在先期10天的文化课上,由贵州师范大学的老师教授中外音乐史,接着向黎平县的歌师学了《蝉之歌》、《布谷催春》、《安寨》3首侗歌,这也是本学期全部的面授课程,其他时间则自己在家看书学习。“当有表演等活动任务时,也会把大家集中起来培训。”宋光成说。
待到3年“学成”之后,“本科班”学员须参加艺术类的国家成人高考,科目则是英语、数学、艺术。考试通过后,方能取得贵州师范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然而,这种短暂的学习和关联不大的考试对于非遗传承保护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而迫在眉睫的是学费问题。读本科的学费是每学期950元,读大专班的为850元。这些学费由学员单位出70%,个人付30%,而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农民和社会人员而言,70%由县财政支付。目前县政府已经划拨了10万元经费。“可还不够交一个学期的学费,仍有10万元的缺口。”宋光成说。
高校非遗专业热缺乏理性
“高校出现开设非遗专业的热潮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需要高度警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表示,高校掀起非遗热说明非遗保护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项事业。田青也曾专门提交提案,希望把非遗写入教材,贯穿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学习中。
“但是非遗热潮之下也凸显了一些问题。”田青说,实际上很多大学不具备开办非遗专业的条件,只是把非遗本身和保护工作当成一块大蛋糕。一方面表现在不具备非遗保护的理念,比如说一些大学把非遗传承人招到大学里来,用学校的方式来教导他们,结果使原汁原味的东西变成了模式化的“罐头”。另一方面则是师资问题,很多教师并不具备非遗方面的知识,也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学校看到非遗保护是好事、有发展前途,就仓促地开课招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报 2010年09月15日 16:5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