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方川:重视大学美育,培养大学生“精神成人”
  作者:王心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9 | 点击数:8702
 

方川 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职称。
安徽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文艺美学、民俗民间文学、广告传播学等课程。

  日前,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在大会上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美学理论、各类美学流派、美学史、美育等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方川在美学大会上作了题为《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美育》的主题演讲,他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艺术教育等方面突出强调了大学美育的重要性。

  方川提到,党和国家对大学美育十分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将“美育”列入党的教育方针。在新世纪前后,从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美育在学校教育和人文素质养成中的重要地位。党和国家陆续出台路线、方针、政策,高瞻远瞩,指出了学校教育中美育的欠缺及加快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指出了美育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搞好美育工作,艺术教育是重心和核心。方川提出,美育不只是党和国家的指令,为了国家的未来栋梁能多才多艺、成才成人,“精神成人”,大学要在教育实践中将美育转化为自觉行为。

  大学教育要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并重培养

  谈及当代大学生教育,方川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众化进程加剧,传统教育逐渐被合班课、大课、网络教学等形式所取代,授课教师疲于应付“教书”,无暇顾及“育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影响。解决这种现状的唯一方法就是全方位实施美育,大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国教育自古有“学以致用”的传统。方川认为,现代大学教育仍然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读书只为稻粱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种传统演变到今天,就变成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也成为当今很多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导致部分高校中很多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美学、艺术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无用之用”的课程都被砍掉。方川认为,这些课程构成的人文内涵恰恰是支撑大学生个体这座熠熠生辉的冰山中的海面平以下的部分,没有它们,冰山将崩塌,何来辉煌?

  方川提出高等院校应该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些理工科院校偏重于科学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盲目推崇至高无上的“科学主义”,忽视了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虐待动物、伤害他人身体的案例屡见不鲜,引发这些与大学生思想、行为明显不相符合的举动,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了人文情愫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谈及社会上另外一个深受大众关注的“大学生自杀”问题,方川认为,之所以大学生自杀案例在中国不断增多,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个人认知存在偏差,学校应试教育导致个性的偏执,不能正确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和就业压力下家庭教育的缺陷四个方面。“美育、艺术教育能够使一个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健全的精神成人,不应当忽视文学和艺术所具有的助人康复的巨大力量”。

  方川提到,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认为“要求人心静化”、“要求人生美化”,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只有通过美育,才能有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通过艺术教育获得健全的人文素养,懂得如何做人,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别人的生命,成为一个智能健全、精神健康的人,每年就会减少很多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悲惨事件了。

  艺术教育是大学美育的核心

  大学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在高等院校,只有大力开展美育,才能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人文素质的“精神成人”。如何开展大学美育,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方川提出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好美育,就必须以艺术教育为核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它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起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培养他们崇高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特殊教育活动。方川认为美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艺术美育三个大方面,实施三大美育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渠道,在这些渠道中,高校进行的艺术美教育是最关键、最核心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0年09月07日

上一条: ·刘魁立:非遗是可共享的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下一条: ·刘魁立:并非所有非遗都要走向市场
   相关链接
·[潘思薇 王晓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视域下非遗文创开发研究·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在沈启动
·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暨汇报展演·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公告
·[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两岸学子踏访丝绸之路 研习文化遗产保护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钟敬文全集》
·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研究系列活动·[陈岗龙]神话学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成熟的标志
·专题║ 反思民俗学高等教育14年·[马京]高等院校中国文化课程应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80后大学生采集苗族最早英雄史诗《亚鲁王》·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
·西安地区将在周至起良村开展“古法造纸”高校大学生实践体验活动·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赠书通告
·长大学生携手民间艺人保护传承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慧]当代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保护
·扬州大学生暑期实践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大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