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入殓师讲述工作生活:曾花8小时为逝者再造眉毛
  作者:王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9 | 点击数:13180
 

  关键词5

  抗压

  “家属提很多要求,但我的自我要求更高。”

  龙华殡仪馆有4间特殊接待室,名为“春藤”“夏樱”“秋葵”“冬青”。在这里,家属透过落地窗,目睹入殓师为亲人化妆。

  “有些压力,并不是死者家属强加给我们的。”王刚回忆,4年前在安徽修复爆炸遇难者遗体时,一个小女孩带给他深深的遗憾。

  “那是我最晚处理完的一具遗体,因为家属总是不满意,看了5次,每次都否定,他们也说不清理由,只说‘不像’。”王刚无奈地叹气说,“我也希望一次过关。修改每多一遍,家属的痛苦就会多一分。但有时候,受到技术条件所限,达不到完美。”

  一般情况下,陈钰不主动和别人握手,也不会主动介绍自己职业。来自福建的她,7年来常住单位宿舍,一个人生活。“感情的事,我相信缘分。”她坦言,职业是择偶的不利因素。

  王刚已为人父,妻子是龙华殡仪馆的同事。他说,做这行,同行间“内部解决”比较多,“相互更容易理解。”

  “家属会提要求,有些甚至苛刻,但我的自我要求肯定更高。”王刚说,“每次修复完遗体,自己都不满意。”他内心有个终极目标:高仿真,“希望自己的作品和真人一模一样。”

  陈钰的理想没有那么具体,但从她再造眉毛时的细节中,可以看到她的追求。她和同伴们从不给逝者文眉,而是拿起镊子,夹起平均不足1厘米长的碎发,核对脸部特写照片,仔细研究眉毛的深浅和走向,一根一根植入。

  完成这一对眉毛,就要花七八个小时。

  【相关链接】

  上海“白事热线”开通

  今年8月,“王刚遗体修复工作室”“白玉兰遗体养护工作室”在龙华殡仪馆挂牌成立,都为全国首创。与此同时,上海市开通“白事热线”962840(谐音:白事灵)。

  “遗体修复工作室”由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王刚领衔,研发遗体三维立体修复技术;将外科整形的技术,应用于遗体组织填充和组织定型;利用雕塑技巧,重塑缺陷器官、修复表皮。“遗体养护工作室”以防腐、沐浴、更衣和化妆为主,由经验丰富的陈钰领衔,成员是5名80后女性。

  “希望在工作室的带动下,涌现更多殡葬高技能人才,逐步提高服务技能,提升公众满意度。”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说。(来源:新民晚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09日 17:26

上一条: ·国图与哈佛大学图书馆启动大规模数字化项目
下一条: ·北京殡葬业面临人才断档 80后接班入殓师
   相关链接
·[林秋炀]慎终追远:潮汕地区丧葬习俗个案研究·刘铁梁:丧葬习俗的核心价值在于联结了历史和亲情
·[周露丹]中国夭折幼儿丧葬习俗研究·[王秋萍]如何理清农村殡葬改革与丧葬习俗传承的关系
·永泰古城仍保留古老的殡葬仪式·[苏雄娟 谷春兰]云南永胜县小丙习大山村傈僳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阙岳]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人类学分析·[伍隆萱]八连丧葬习俗谈薮
·北京殡葬业面临人才断档 80后接班入殓师·[陈华文]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
·[王晓葵]国家权力、丧葬习俗与公共记忆空间·丧葬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