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亡人放河灯
禁忌多附会 孝爱当传承
叫,都快半小时了,再过20分钟鬼门就关了”,这是一位本城同行24日晚11时许的开心网记录;“七月半晚上不要出门”,“这几天小心,不要踩到人家烧纸钱留下来的圈圈里”,这是长辈和朋友的谆谆告诫;在各论坛、贴吧里,许多网友也纷纷讨论“七月半”的禁忌,如不能在床头挂风铃、不能晚上晒衣服等等,并称,如果做不到,“好兄弟”(这一称谓来自港台,是对“鬼”的别称)容易上身。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郭京飞,昨日在汉接受采访时,也谈到24日晚演出他的麦克风失声有点“灵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下午在江滩看到一具尸体被捞上来”。
听到这些“禁忌”和“灵异事件”,背后多少会有点凉飕飕。一切,只因刚过去的8月24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的“鬼节”。
昨晚,记者采访武汉高校的两位知名民俗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以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永林,他们解读,“鬼节”意义不是让人信鬼神,其文化内涵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网上传说的许多“禁忌”为后人附会,实在不必理会。
●规模曾超清明节
刘守华教授今年75岁,上世纪40年代曾亲身体验过“七月半”节的盛况,他称,这个节是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过去是很隆重很庄严的,在清朝时,它的规模比清明节更大。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因为有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它被冷落了”。
刘守华教授称,“七月半”有两个来历。一是道教的“中元节”,管鬼的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他要把地狱的门打开,让地下的鬼魂可以跟亲人团聚,所以是给鬼放假的日子。另一说法则来源于佛教节日“盂兰盆节”,故事来自于“目莲救母”,目莲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他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
刘守华教授介绍,后来佛教与道教节日合二为一,叫作“中元节”,通俗叫“鬼节”,传说这一天地下的鬼魂要回到地面上来和家人团聚,享受家人祭祀,同时孤魂野鬼也可以到人间来活动,享受人们的慰藉。
“中元节”流传下许多风俗习惯,如民间祭祖、“烧包衣”,道教、佛教做法事祭奠亡灵,在世的人烧钱纸祭奠亲人,还有“放河灯”——用西瓜皮或油纸做成灯点着后放入河里,用灯为孤魂野鬼引路。
●充满亲情与人文关怀
虽然别名为“鬼节”,但刘守华教授说,其文化内涵还是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是“在世的人对死去的亲人以及无家可归的孤魂表示安慰和祭奠,是表达人们的思念”。
黄永林教授则将“中元节”的意义概括为孝、爱、慈。为什么中元节能流传至今,“一是与发扬祭祀祖先这种孝道精神有关,尤其是目莲教母的‘孝’精神在民间广为流传;第二、它宣扬了推人及己的博爱精神,不仅祭祀自家祖先或已故父母,也对所有孤魂野鬼烧钱纸、给供品;第三是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这三种精神正好是我们当今也在追求的”。
两位民俗学家都说,如果不了解“中元节”本身的文化因素,会以为是信鬼神、搞封建迷信,但这个节日不但在民间并未消亡,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禁忌”多为附会不可迷信
鬼节禁说“鬼”字、禁踩烧灵纸、禁晚上外出、禁半夜晾衣,凡是惹鬼生气的都不能去做?两位民俗学家都摇头,称多为附会。
刘守华教授说,这些“禁忌”是种附会。因为这天是“鬼节”,人们思念死去的亲人,所以尽量做些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的事,希望这天吉祥平安。不要相信迷信,觉得做了一定会发生不幸。
黄永林教授也称,这些禁忌多是后来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设,只是满足心理安慰或避免产生心理隔阂,并没有科学依据或实际意义。只是好多人宁愿相信,觉得不去“惹鬼上身”比较好。
他们反对借“鬼节”之机渲染鬼神迷信,“尤其商家不要借这机会赚钱、助长低俗文化”。
文章来源:中新网-长江日报 2010年08月27日 1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