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民俗学家解读“鬼节”:“禁忌”多附会不可迷信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29 | 点击数:6919
 

 
祭奠亡人放河灯

  禁忌多附会 孝爱当传承

  叫,都快半小时了,再过20分钟鬼门就关了”,这是一位本城同行24日晚11时许的开心网记录;“七月半晚上不要出门”,“这几天小心,不要踩到人家烧纸钱留下来的圈圈里”,这是长辈和朋友的谆谆告诫;在各论坛、贴吧里,许多网友也纷纷讨论“七月半”的禁忌,如不能在床头挂风铃、不能晚上晒衣服等等,并称,如果做不到,“好兄弟”(这一称谓来自港台,是对“鬼”的别称)容易上身。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郭京飞,昨日在汉接受采访时,也谈到24日晚演出他的麦克风失声有点“灵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下午在江滩看到一具尸体被捞上来”。

  听到这些“禁忌”和“灵异事件”,背后多少会有点凉飕飕。一切,只因刚过去的8月24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的“鬼节”。

  昨晚,记者采访武汉高校的两位知名民俗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以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永林,他们解读,“鬼节”意义不是让人信鬼神,其文化内涵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网上传说的许多“禁忌”为后人附会,实在不必理会。

  ●规模曾超清明节

  刘守华教授今年75岁,上世纪40年代曾亲身体验过“七月半”节的盛况,他称,这个节是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过去是很隆重很庄严的,在清朝时,它的规模比清明节更大。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因为有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它被冷落了”。

  刘守华教授称,“七月半”有两个来历。一是道教的“中元节”,管鬼的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他要把地狱的门打开,让地下的鬼魂可以跟亲人团聚,所以是给鬼放假的日子。另一说法则来源于佛教节日“盂兰盆节”,故事来自于“目莲救母”,目莲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他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

  刘守华教授介绍,后来佛教与道教节日合二为一,叫作“中元节”,通俗叫“鬼节”,传说这一天地下的鬼魂要回到地面上来和家人团聚,享受家人祭祀,同时孤魂野鬼也可以到人间来活动,享受人们的慰藉。

  “中元节”流传下许多风俗习惯,如民间祭祖、“烧包衣”,道教、佛教做法事祭奠亡灵,在世的人烧钱纸祭奠亲人,还有“放河灯”——用西瓜皮或油纸做成灯点着后放入河里,用灯为孤魂野鬼引路。

  ●充满亲情与人文关怀

  虽然别名为“鬼节”,但刘守华教授说,其文化内涵还是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是“在世的人对死去的亲人以及无家可归的孤魂表示安慰和祭奠,是表达人们的思念”。

  黄永林教授则将“中元节”的意义概括为孝、爱、慈。为什么中元节能流传至今,“一是与发扬祭祀祖先这种孝道精神有关,尤其是目莲教母的‘孝’精神在民间广为流传;第二、它宣扬了推人及己的博爱精神,不仅祭祀自家祖先或已故父母,也对所有孤魂野鬼烧钱纸、给供品;第三是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这三种精神正好是我们当今也在追求的”。

  两位民俗学家都说,如果不了解“中元节”本身的文化因素,会以为是信鬼神、搞封建迷信,但这个节日不但在民间并未消亡,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禁忌”多为附会不可迷信

  鬼节禁说“鬼”字、禁踩烧灵纸、禁晚上外出、禁半夜晾衣,凡是惹鬼生气的都不能去做?两位民俗学家都摇头,称多为附会。

  刘守华教授说,这些“禁忌”是种附会。因为这天是“鬼节”,人们思念死去的亲人,所以尽量做些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的事,希望这天吉祥平安。不要相信迷信,觉得做了一定会发生不幸。

  黄永林教授也称,这些禁忌多是后来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设,只是满足心理安慰或避免产生心理隔阂,并没有科学依据或实际意义。只是好多人宁愿相信,觉得不去“惹鬼上身”比较好。

  他们反对借“鬼节”之机渲染鬼神迷信,“尤其商家不要借这机会赚钱、助长低俗文化”。

 

  文章来源:中新网-长江日报 2010年08月27日 14:31

上一条: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下一条: ·刘魁立:非遗是可共享的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相关链接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梁玉婉]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王惠]同乡异地的“祖先”
·[曾玲]“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周阳]从万圣节看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李淑]天人之间的三元节·[默音]七月半谈“甲马”
·[张士闪]“ 鬼节”与“鬼结”·[张小军] 驯鬼年代:鬼与节的文化生态学思考
·Culture Insider: China's Ghost Festival·[太史文]七夕与鬼节为什么同在农历七月?
·[崔震]莱芜中元节田野调查随笔·[戴望云]中元节是中国的“鬼节”吗?听听民俗学家怎么说
·[刘宗迪]“鬼”是人的另一半·[侯博觉]梦回京华中元节
·[胡迌]台湾民间祭拜之中元节祭拜·[黄金生]民国春节为什么不放假?
·[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陈建宪:祭祖形式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