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诗人庞垲的这首诗讲的是农历七月十五人们祭奠逝去亲人的习俗。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根据习俗,人们会在这天以烧纸钱等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为了倡导文明祭奠,本市昨夜有上万名移风易俗疏导员上路劝导人们在指定的焚烧箱烧纸。可马路上乱烧纸的依然不少。对祭奠亲人的传统民俗,怎样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的风貌,确实是个难题。
这些年,每到清明、中元节和农历十月初一,文明祭奠就成了有关部门上下动员的大事。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绿色、低碳观念的深入人心,墓葬、祭奠等传统仪式日益简洁、文明、现代。以前讲究“入土为安”,现在认可植树葬、海葬、水葬等环保葬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扫墓大多放鞭炮、烧纸钱,如今手捧鲜花一样寄托哀思,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建一个墓园怀念亲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与逝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毕竟,民俗起源于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随着生产发展水平和生活境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民俗中注入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文习俗,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的节俗,才能使民俗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所有的民俗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而不能新陈代谢,丧失了生命力,就吸引不了青年人,而青年人如果不参与,民俗的“寿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随着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一些被人们淡忘的传统民俗近年来又重新活跃起来。一个不起眼的民间绳结,因被赋予了“中国结”的民俗内涵,就在国内外市场热卖;“中国情人节”七夕之际,恋人们又开始时兴互送萤火虫……民俗复归的这种势头反映了国人对民俗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缅怀饱含着民族凝聚的情感,企盼传统的复归,实际上是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传统异化的一种集体意识的反映。
一些消逝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旧风遗俗卷土重来,其中有精华,难免也有糟粕。所以,传承民俗要提防民俗被庸俗化。比如,有的地方花几亿元重金打造鬼城、鬼都,甚至把鬼文化视为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噱头,显然是“民俗搭台,经济唱戏”,只要有卖点,糟粕竟然也要发扬光大。不能不说是对保护民俗的“变味”。
不过,在创新民俗形式的同时,也要尊重民俗的核心精神,不要把民俗的精华“在倒洗澡水时把婴儿一起泼出去”。和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一样,中元节种种民俗的核心是要表达感恩、孝亲、敬祖的情怀,也是在生活高速运转时代人们宣泄情绪的一种途径。这是个人心理情感的需要,也是社会与民族的需要。因此,在传统祭奠习俗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尊重人们的情感需要,提倡好的民俗形式,也不拒绝新的民俗形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节日在更有时代感的同时不会“跑偏”。
其实,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某些传统民俗不仅有所传承,更有所发展,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因而历久弥新。比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就在今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月底的“盂兰胜会”,继承了潮汕地区中元节的“施孤”传统,如今已成为潮人联结乡情、交流事业成功经验的难得机会。盂兰胜会期间,许多潮汕商人慷慨解囊,捐资捐米捐艺术品,有的富商巨贾,连续二三十年作此善举,成为美谈。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每日新报 2010年08月25日 14:50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