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彝族服饰大赛“风尚盛典”晚会侧记
  作者:记者 周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0 | 点击数:7800
 


  盛典晚会 让人大饱眼福

  在以巨型LED屏幕作侧幕,典型彝族图案为底幕,眩目、耀眼,动感、流畅,极具凉山彝族特色的“T”型台前,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彝族服饰大赛“风尚盛典”晚会,在青苹果舞团表演的彝语Rap歌舞《震撼》中,震撼开场。

  接着,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同乐五洲》双语主持人大牛和四川卫视宁远登场。

  “德胜啦!”大牛用彝语和观众打招呼。

  “卡沙沙!”讲彝语,宁远也不示弱。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它有着千年的历史”,“彝族的语言文字、民俗礼仪、服饰等,无不彰显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彝族服饰是彝文化中最精彩、最炫耀的组成部分。”

  两人比试着争当“凉山通”,大“秀”了一番对凉山彝族文化知识的熟悉后,引入正题——彝族服饰大赛第一组时尚系10位选手的作品。

  10位选手的作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时装模特一一展示。这些服饰不仅式样独特,而且色彩亮丽和谐。有的简约、流畅;有的遵从彝族尚黑喜红的原则,运用黑红两色的强烈对比,配合现代流行的蕾丝轻纱等材质;有的将彝族传统图案、色彩与现代时尚文化融合。作品颜色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体现出彝民族的自然朴实,独特的款式体现了时尚一族的灵动跳跃。给人“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感觉”的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近距离地看到自己所熟悉的彝族服饰从T型台上展示出来,看到这些似曾相识,又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色彩搭配和款式组合,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为设计师们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创意而鼓掌喝彩。

  在由昭觉县表演的彝族民俗《换童裙》,和南方叶子组合演唱的《夜太黑》、《月亮城》之后,大牛和宁远引领观众“屏住呼吸”再次走进梦幻时尚的彝家山寨,第二组时尚系10位选手的作品展示。

  这一组作品,有的充分运用彝族元素,同时结合西方简单的“A”型、郁金香花的轮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美感;有的用轮廓和颜色营造出时尚而神秘的彝族风采;有的采用天然纤维和手工染色来塑造彝族服饰的质朴之美。

  这些有如火焰,有如蝶舞,有如歌潮,有如梦境的服装,赢得现场观众一次次的叫好,而大牛和宁远则一再感叹“太美了!”他们被这场“灵感来自于传统彝族服饰,来源于热情奔放民族性格的视觉盛宴”而深深地震撼。

  在由昭觉县表演的彝族民俗《婚俗礼仪》,蓝月亮舞蹈工作室表演的女子群舞《花腰新娘》之后,第三组时尚系10位选手的作品,以彝族服饰的高贵典雅、民族符号的彰显跳跃,再次叩响了观众的心门。

  这组服饰,有的在原始服饰的风貌基础上进行结构重组;有的大胆地以黑、红、蓝三色布拼接,底裤配以轻纱百褶,再现彝民族的浪漫情怀;有的运用经典黑白为基调,提取彝族服饰中精美的图案,款式上吸取彝族服饰唯美浪漫的花边镶工。和谐的色彩、宽厚的基调,低调中寻求华丽,传递着彝人朴实内敛精神的服饰,令观众仿佛看到了盛开的索玛花。

  30位选手的85套作品一一华丽展示后,晚会进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服饰大赛 传统与时尚完美“嫁接”

  为了将彝族服饰的魅力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了将传统彝族服饰文化与世界服装时尚嫁接在一起,州委、州政府特别举办了本次彝族服饰大赛。

  大赛包括时尚设计赛、传统服饰展览、风尚盛典晚会三个活动,历时4个月,来自全国17个省市13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最终有30位选手进入终评。

  大赛得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民俗学会等单位的支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凉山日报 2010-08-08 10: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七夕节流行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
下一条: ·两岸学者品广西民间文化:原汁原味才能打动人心
   相关链接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
·[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