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视频点播]本会学者参与北京卫视专题访谈节目《大家说七夕》
  作者:CFNGroup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6 | 点击数:9636
 

 

北京电视台《大家说七夕》高清宣传片

 

        本网讯 日前北京卫视推出系列访谈节目《大家说七夕》。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研究员、秘书长叶涛研究员、常务理事萧放教授,以及学会会员张勃博士等多位学者参加了节目的录制。 据北京卫视报道,《大家说七夕》是《中国节·中华情》系列访谈节目的第四辑,本辑拟通过七夕节中对爱情主题的锤炼和对中国人尊勤敬巧品质的刻画,深入挖掘七夕节日中蕴含的勤劳、真诚、质朴的生活理念;执着坚贞的伦理情怀;以及传统爱情观念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源流、传说、民俗的梳理提炼,形成三集,每一集均追本溯源并观照现实,用叙事性语言营造七夕节的独特气质,体现出七夕节多元化及与时俱进的传统节日内涵。(CFNGroup 辑)

首播时间:北京卫视 8月14日-16日 19:39 每天一集
重播时间:北京卫视 8月14日-16日 23:26 每天一集
               北京卫视 8月15日 17:05 三集联播(因全国哀悼日停播)
               BTV科教 8月14日-16日23:45 每天一集
               BTV青少 8月17日 13:18 三集联播
               BTV公共 8月16日 18:02 三集联播


 

节目转播:第一集《银汉相思》
(来源优酷) 

 

各集内容简介
(图文来源:北京卫视)

 

第一集《银汉相思》

       七夕节起源于中国古人在上古时期对于牵牛星、织女星的关注,本集将从七夕节的天文学背景及传说的演变过程出发,通过解读中华民族如何将自然的时序特征编织于同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及在不同地域与时间节点所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结合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中凄美离别、悲而不绝,离爱当中亦有慰藉的古老爱情传说,体现国人对七夕的祈愿——纯真之爱背后的自由与反抗,对咫尺天涯之恋的臻美之冀,以及七夕所寄托的人们的神圣信仰和美丽愿景。

 

 

第二集《尊勤敬巧》 

       七夕节来源的科学考证是源于织女星的出现成为古代纺织季节到来的标志,本集拟从七夕乞巧破题,通过展示古代男耕女织的质朴家庭生活及中国人勤劳灵巧的传统品质,重点解读七夕节中集中体现的织女所代表的古代中国女性兰心蕙质、秀外慧中,牛郎代表的男性勤劳质朴的偶像角色的塑造,传达七夕节的基础使命,弘扬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与道德观。

 

 

第三集《不老情天》 

       七夕节从上古天象演变为纺织女红的盛会,经过中华文明的洗刷,早已刻上了爱情的印记,成为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爱情坐标。本集主要表现七夕的文化道德内涵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通过对有关七夕文学中“爱与情”的解读,挖掘中国历史上,从古代至近现代几段刻骨铭心的真实爱情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不离不弃、坚贞执着、至死不渝的爱情观、价值观,唤醒今人对现代爱情观念的反思,表达节日中蕴含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意。

 

 

三集节目点播:http://www.btv.com.cn/btvindex/2010zt/2010djsqx/node_22680.htm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北京电视台 2010-08-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传统节日带来无限商机
下一条: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